第431章 慢慢露出轮廓(第2/4页)

换个女性没准儿这时候有灰暗的情绪,李琳没有,笑得真诚而不满:“玩哈呀,全都在到处跑啊,累都累死了!”

陈素芬要的就是这个回应,一口确认:“那下回我给他当秘书去!”

李琳马上撇嘴了,不争论但很委屈:“你都是教练组,抢我的秘书工作饭碗,还要不要我活命了。”

白浩南面对家长们的众目睽睽,再次庆幸自己真的没有带女子队,还对最伸长脖子的那些小崽子嘚瑟:“看见没!好好踢球,出头了就有这么漂亮的阿姨喜欢!”

他的不要脸,让小王八蛋们无言以对的一哄而散之余,也让陈素芬找到感觉的打骂:“你才是阿姨!你全家都是阿姨!要叫姐姐!”

李琳却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意识了:“辈分!别乱了辈分!”

陈素芬诧异她的变化!

白浩南回到蓉都,就是这种轰然一下从寂静的技术层面掉进沸腾喧闹开锅的生活感觉。

不光是伊莎和乔子叫他回家吃饭,还要被儿子们爬满一身的热闹,更主要还是训练营的感受。

江州训练营依旧还是整个江州地区足球爱好者的集中地,因为那里还有全市独有的足球健身中心,成年人带着孩子一起来训练踢球已经形成了乐趣,四位外籍教练和卡拉一家带着国内助教让整个训练营也很有吸引力。

但哪怕八块场地的江州训练营天天都有不少孩子在训练,气氛比起已经有了足校合并的蓉都训练营还是差了好多,而白浩南带回来凑在一起的这支10到12岁,也就是俗称的U12年龄组孩子,二十多个来自桂西、蓉都、贵黔和伊莎家乡的孩子,就像在油锅里撒了一把盐的味道。

仿佛是下意识的,所有原本训练营的孩子都是蓉都远近地区的,起码都是省内的,面对这支身高各异,甚至还有个瘸子的外地球队,面对这群普遍接触足球不超过半年的孩子,原来足校体系的孩子们肯定把他们当成另类,而且还是白浩南自己带队的,其他家长都有些好奇。

所以从进驻训练营开始,白浩南就是带着这支嫡系U12球队的孩子跟各级梯队打比赛!

正如白浩南也是在当初十二岁的全国足球夏令营里面开窍,知晓了这世界人外有人,自己那点天赋在真正的天才面前不堪一击,这些从四地各处选拔出来的孩子,原本在自己的训练营同龄人里都是拔尖的,现在看到了更多蓉都各地选拔的有能力有天赋,还训练了好几年的孩子。

马上又感受到了压力。

从U10到U14,相邻年龄段差不多有六七十个孩子,外加每天都有上百市内每周来踢球运动的爱好青少儿,大量的以赛代练让孩子们明显从调皮模式转移到了掉进大海一般的溺水模式,就是每天都在面临新的对手冲击,还有不断压缩控制才能保证不过大强度的训练课程。

只在晚上离开训练营的白浩南几乎所有时间都泡在场地边,依旧不下场指导,很多训练细节都是外籍教练和助理教练在完成,他基本上都坐在集装箱天台上看,大多数时候是老陈坐在他旁边,马儿有时候也会来,就凭这个行业内阵容,其他本土教练就不敢去随便打扰了。

好像重新回到绿茵场上,老陈的银白色头发都有恢复花白的现象:“高原训练基地非常有效,但是对孩子们要谨慎使用,你请的运动医学专家一直在帮我们做监测,结论是好是坏他们也说得看长期的结论。”

白浩南是从来都不迷信专家的:“只要没有明显的伤害,我们就这样滚动着来,高原山区无氧训练,全年无休的南方训练基地,都能分拆到各地的训练营去轮流训练,现在只有五处训练营,等我们这一波露脸如果能成功,训练营的数量肯定会大大的增加,高原基地和南方基地就会饱和了,目前三十来个外籍教练的数量也肯定不够,还得尽量培养本土助理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