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改变不可能一朝一夕(第2/4页)

再牛逼的人也终究是个人。

白浩南好像从来没畏惧过面前的大人物,除了爬上某个台阶第一次看见的时候不太习惯,譬如当初的老于,后来的若温将军,还是因为踢足球的原因吧,他对这种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心态适应得非常快。

可生死呢?

这两天简直是密集的看见生死,甚至连自己杀死多少人都不记得了,自己也会面临这样的死亡么?

白浩南不知道,如果有人开始思考生死的问题,那就真的在心智上上了个台阶,意味着开始入门了。

所以带着这样纷乱复杂的思绪,手里抱着香喷喷的熟妇,白浩南破天荒的啥都没干,迷迷糊糊的睡着。

已经算得上是重兵把守的小镇这一夜是安宁的,但第二天一早,密密麻麻的人群车队早就挤满了北口外面的道路跟开阔地,嗯,就是那片之前刚发生过战斗区域。

得益于常年战乱,从首府到小镇的城市人口都不多,据说首府因为靠着国内边境,所以有很多中国人,但除了少数心狠手辣的能混到些股东身份,大多数还是引浆买车者流,但战乱一起,除了当天晚上还有些犹豫舍不得自己门店生意的店家,第二天齐刷刷的全都冲回了国内,顺带也有不少华裔跟着过去成为难民。

顺便说下,庄沉香说的保护这一带各族的生存权益就是迄今为止,这里很多人还没有国籍,因为国际社会不承认这些割据的领地,政府更是没有为各邦搞人口身份的渠道,所以这里的人其实都是黑户口,被夹在军阀和国家之间悲惨得要命,庄沉香这给自己定下的立意确实很高了。

所以大多数首府的人只要听闻这边小镇是个安全所在,还是一股脑的朝着这边逃难过来了,肯定过万了,还在增加。

古时候三国刘备有带着难民到处狼狈辗转,却获得了好名声的典故,庄沉香显然是准备效仿的,而且现如今难民真不是负担,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是红利,不光有政治上的好处,在经济上这片亟待发展的区域也需要人口。

所以一大早白浩南带着贴身保镖的头衔,跟庄沉香到前几天发生战斗的区域安抚接待难民了,现在从北口开始整个小镇外围已经被封锁不许进入,只能经过北口这个路面审查身份,交出所有武器,才允许进入小镇内,所以人非常多。

有点庆幸是在战乱前就抵达这边的国际组织自然是倾巢出动,这也是他们展现自己存在感的绝佳机会,摄影记者可以出好作品,慈善机构能有好项目,志愿者们也能让自己的圣母情绪得到极大满足,不停的有各种物资需求信息发往世界各地,连纳猜都主动派人送了几车粮食和帐篷之类到界桥上面来。

这边国内政府机构更是立刻开始调集物资送往小镇这边集结,无论是对外展示要收复失地的信心,还是表达国家姿态,这都是很有必要的,花钱不多,效果好好。

庄沉香娴熟,要白浩南都不能穿军装,尽量降低军方气息,穿着普通T恤夹克,那白浩南也建议她别穿什么好看的白裤子,怎么朴素怎么来,头上连遮阳帽都不戴,裹民族风情的头巾吧,在北口那密密麻麻的难民区域里面到处慰问梳理。

最直接的意义就是庄沉香从这些难民里面找出来很多以前邦首府的官员。

毕竟能用车抢先抵达的经济条件和地位都不错,庄沉香接二连三的辨认出其中一些官员,就邀请他们立刻进入自己临时工作班子,现在立刻进入镇子里把家人安置了到办公楼里面报到工作。

白浩南略微诧异的小声:“你不是要反对邦首府的那些官员么?”

庄沉香好看的白他一眼:“政务官和事务官是两条线,负责民生、社会、教育、卫生等等各种事务的官员和搞政治、军事的那些人是不同的,我也需要这些人来协助我,懂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