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梨皮蟹爪芝麻花(第2/3页)

高温烧制的过程,对火候把握必须极为精准,陆子安也没想过离开,依然蹲守在窑炉前。

徐大师也搬了张小杌子在旁边坐下,有些迟疑地道:“陆大师,我对汝瓷略有研究,我查阅过大量典籍,认为宋朝的越窑汝窑,亦有模仿更早期青铜器,我见你所作工艺,大体上都是承古,但百工门打出的旗号,却是创新……”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眉头微皱,仿佛在斟酌自己的用词:“二者明明是背道而驰,为什么你却将它们融为了一体?”

端着茶杯的陆子安转过头看着他,忽然轻声笑了一下:“徐大师说的没有错,我的许多技艺,的确是沿古。”

比如说木雕玉雕,在如今已经有了许多科技应用的情况下,这些雕刻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

有些甚至已经出现了打印雕刻,其难度降到最低,就算从没接触过的,照着线条抠挖,也总能做出点样子来。

可是陆子安却一直在用“笨”办法。

“看着我的工序,好像都是比较传统,其实我在其中,应用了许多熟能生巧的小习惯。只是不是专业的匠师,会将我的这些小动作忽略过去,在外界看来,我便好像只是在仿制古物。”

陆子安随手拿起刻刀,在材料堆里捡了块木头:“柳宗悦也曾谈过:匠人们因为缺乏独创性而谦逊,淳朴,顺从传统;因为不用动脑筋,才能将全部的身心投入工作。”

匠师们不批判,但是遵循着正直的道德的观念,能秉持最初的信仰。

也有人称他们的这种风格,为匠人精神。

可是,其实不是这样的。

陆子安轻轻掂了掂手中的木头,微一勾唇:“我曾经说过,匠人、匠师、大师,其实是工匠的三种层次。”

只懂制作,不懂创新,为匠人。

学而思之,举一反三,为匠师。

通一而通万,传古承今,为大师。

而这三个层面,技艺其实在其次,重要的,在于思想与理念的转变。

说到这里,陆子安忽然心思一动。

他想起了自己的一次次升级,也想起了系统的那一句句,心境达成。

心境,是什么呢?

是理想与胸襟的延伸,是技艺与精神的合而为一。

当今的华夏,无数匠人技艺精湛,有的沦落到食不裹腹,便纷纷说木雕已逝,时不待我。

真的是这样吗?

不,历史总在前进,关键在于,思想的转变。

陆子安心潮起伏,想起了自己与众工匠最初的不同。

他,将传统工艺,带到了直播间。

不是埋头苦做,而是一直在思考着技艺的未来……

难道,这就是系统选择他的真正原因?

“陆大师,陆大师?”徐大师的呼唤让陆子安回过神来,他怔了怔,笑道:“抱歉,我走神了。”

徐大师摇摇头,目光灼灼:“您刚才说到传古承今……”

“对。好的工匠,当有着古时工匠的淳朴谦逊,身处当下,便该适应现代工艺的推动和创新。”陆子安指下刻刀翻飞,轻松雕了个桃子,竟也是栩栩如生:“如果说淳朴谦逊是‘古’,创新就是‘今’。想成为真正的大师,古今传承,弃一不可。”

所谓的名号,所谓的称呼,都是过眼云烟。

想成为真正的大师,必须技艺上乘,心境圆满。

站得高,才看得远。

听了他的话,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陆子安放置的火样终于开始变色,他一跃而起:“开窑!”

热浪滚滚扑面而来,众人不退反进,纷纷面带喜色地看着。

等里头的热气散得差不多了,温度也到了可控的程度,陆子安才戴上全套护具,小心翼翼地将里面的匣钵一个个搬了出来。

一整排的匣钵,看着很是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