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大师精神(第2/3页)

但是随着网络上管大师那视频的点击量越来越高,所有人的期待也都被调动了起来。

【管大师不是多年不曾出山?没想到竟然会为了陆大师破了例!】

【我感觉他是为了玉琴破例的,认真看的话你们会明白,他看玉琴的眼睛在发光。】

这的确是事实,管大师近些年一直在忙碌于古琴研究、整理工作,隐于幕后,已经多年不曾亲自演奏。

陆子安接到消息后,也终于明白了昨日管大师离去前跟他点头的真正含义。

是伯乐与千里马?

还是伯牙与钟子期?

或许均而有之。

陆子安眼眸微眯,回想起管大师娴熟的琴艺,心底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打了个电话给卓鹏:“我需要很多玉,越多越好。”

如今的大型乐团,基本都是西方乐器。

古乐器很少得见,甚至一些年轻人连编钟都不曾亲眼见过。

如果能用真正的古乐器,组成一个大型乐团呢?

华夏从来不缺能人!

虽然古乐器越来越势微,但却并没有完全断绝。

有真心喜爱它们的人,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练习,用自己的热血与青春书写着古音乐新的篇章。

他想将这些古技艺更好的传承下去,那么,为什么不考虑与他们合作呢?

名与利,于如今的他来说都是唾手可得,在这样的基础下,他或许可以想一想,怎么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陆子安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亲自去找了声乐组的负责人,和他详细地谈了一下自己的构思。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负责人整个人都惊呆了,他睁大眼睛,声音都有些颤抖:“陆,陆大师,您确定吗?”

“这是我深思熟虑后的决定。”陆子安微微一笑,目光澄澈而坚定:“很确定。”

声乐组的负责人是阳海艺术学院特聘古筝专业教师,同时也是省文化馆筝乐团团长、音乐总监,他几乎是一瞬间,就已经明白陆子安的这个决定,对音乐界的巨大影响。

他怔怔地看着陆子安,看着这位气质沉静的年轻人,心中无限感慨。

在此之前,他一直认为,世人对陆子安的评价未免有些言过其实。

他技艺的确精湛,但论大师精神,却还是略为欠缺了些。

可是现在,听着陆子安娓娓道来自己的思想和理念,甚至把各乐器的图纸铺开来仔细解说,他终于明白,陆子安没有开玩笑。

他是认认真真的在筹划这件事情,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在认真地考量并慢慢尝试。

“为了吸引优秀的艺术家,我决定在你们确定人选之后,按照他们擅长的乐器进行制作,峰会结束后,如果有愿意留下来组成乐团的,我为大家量身定做的玉乐器便送给大家。”陆子安早将所有事情都考虑清楚。

见他怔住,陆子安有些无奈地笑了:“这也是为了让乐团有更长远的发展……”

“没问题的,当然,这样最好不过。”担心陆子安误会,负责人连忙点头表示赞同:“不过送就不必了,只要您愿意让他们弹,真的有大把的人愿意无偿参与。”

开什么玩笑,那可是陆子安的作品啊!

管大师只是弹了两首曲子,就自荐来了声乐组,可想而知那玉琴有多精妙。

他只是略往深处想了想,就感觉心跳都加快了许多:如果这消息传出去,绝对会有无数人为之疯狂!

联想到各种奇才鬼才一窝蜂涌来的场景,他忍不住感觉口干舌燥,心潮澎湃,迫不及待地道:“那,要签合同吗?陆大师我们来讨论一下具体的事宜吧?”

陆子安花了一下午的时间,认真地与他分析了组建一个乐团所需要的大概规模和乐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