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工作室(第3/4页)

想开工作室?

没有的,不可能的!

那是典型的跟公司争利啊,你还想不想混了?

所以,刘燕第一个跳了。

而她这一跳,离开了明湖文化,立刻就从原本的四小花旦之一,一个电视剧的女明星,升格成了电影投资人、制片人,和秦渭的大制作电影的女主角!

简直是跨越式发展!

只要稍微想想就知道,只要是人,哪有不想要更多的利益的?

刘燕这一跳,等于是给明湖文化原本稳定的生态系统,直接豁开了一个大口子——冯玉民工作室的加盟和挂靠,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把这个口子又扯得更大了。

当然,暂时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出来蹦跶。

虽然公司里肯定有很多人都会有开工作室的想法,但一来冯玉民是个特例,人家是在明湖文化的体系之外成名,甚至是早在有所谓的“明湖文化体系”之前就已经是大鳄的人物,然后被挖过来,这个待遇,自然不可仿照。

二来么,刘燕虽然跳了,看起来是振翅高飞了。但结果会如何呢?开了个人工作室,就真的钱哗哗的挣了么?傍上大导演秦渭,就真的翱翔九天了么?

暂时还不得而知。

所以,目前没有人愿意轻举妄动。

哪怕稍微有些智商和情商的,也都知道得等着看看刘燕飞出去的这一波,到底能不能成,到底是不是真的比以前好,才能确定自己接下来的方向。

毕竟谁都知道,能参与投资,成为老板之一固然好,但影视投资上的风险,也向来都是极大的。不是说你工作室一开,开始参与影视投资,就真的立刻鲤鱼跳龙门了——能不能跳上去,不好说!

但这个时候,明湖文化居然主动地提出了工作室的制度。

聊这个事情的时候,李谦跟齐洁说:“利益嘛,该给的就给,舍出去利益,才留得下人心。不要等人主动开口,等人主动开口,往往就晚了。”

所以,在冯玉民工作室落户明湖文化之后,明湖文化内部即将为个别“为公司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筹建个人工作室的事情,就提上了日程。

那可想而知,虽然表面上仍是波澜不惊,但暗地里,公司里这些人早就疯了——关于谁能开、谁不能开,谁资历牛,谁成绩牛,等等这些的讨论,私底下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嘁嘁喳喳。

……

五月底的一天。

浙江,金华影视城。

随着导演刘长青的一声“咔!”,剧组暂时停摆,然后他又喊了一声,“这一条过了!预备下一条!”,整个剧组随后就彻底活跃了起来。

这里是东华影视出品制片的电影《荡寇传奇》的拍摄现场。

电影投资六千万,邀请了近两年冒头,此前连续两部电影已经累计拿下一亿五千多万票房,在国内电影圈算是已经崭露头角的新锐导演刘长青执导。

而作为当下最顶级的华人巨星,这是周宝山在《黄飞鸿》、《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黑客帝国》和《少林寺》等连续四部明湖文化出品的电影拍摄之后,终于接下的第一部非明湖文化出品的电影。

他的片酬,在中国演员来说,已经突破天际。

高达一千五百万华元!

也即是说,他自己一个人的片酬,就占了整部电影总投资的四分之一!

可即便是这样,都是明湖文化的经纪部经过精挑细选之后,才选定了这部作品的。也就是说,同样愿意掏一千五百万片酬的剧组,不止这一家,但已经被周宝山的经纪人给推了。

而且,除了这一千五百万的基础片酬之外,明湖文化的经纪部还为周宝山谈下来了这部电影未来上映之后3%的全球票房分成!

在当今国内的演员之中,能拿票房分成的人,在此之前只有郭玉龙、郑中原两个,但一般都是2%左右就顶天了。李谦拍《秋天的童话》,虽说是自己给自己的公司拍戏,可依然在一千万基础片酬之外,要了高达10%的全球票房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