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小倩(第2/5页)

此前她答应给《钟馗正传》在明湖院线上排片,当然是纯粹看顺天卫视总经理魏平的面子,所以吩咐给院线那边看着排就是了,她自己每天那么多事,哪里有心情关心一部老朋友假公济私砸钱帮自己私生女拍的电影?

但是现在么,李谦看完了居然认可到这个程度,就说明这个私生女是真有本事的,她当然也要重视起来。

要知道,此前明湖文化影视部这边想要招一批导演进来,拓展制片能力,增加制片量,不是一个人提议直接挖人,反正明湖文化名气又大又有钱,要挖人真是不难,但李谦都否决了,还是决定招一批还没露头的人,自己培养。

由此可知,他对这个林仙芝、对这部《钟馗正传》是有多看好!

于是想了想,等秦诺走了,她就又把办公室外头自己的助理杜敏叫过来,吩咐说:“回头看我的行程,哪天闲了,给我空出一场电影的时间来,我去咱们院线看看这部《钟馗正传》。”杜敏当然是赶紧答应下来。

……

其实近两三年来,国内电影市场,尤其是国产片,虽然看上去还是那帮此前就已经闯出了赫赫名声的大导演在各自雄霸一方,但其实类似林仙芝这样的新人导演,正在纷纷冒头。

他们出道前的身份五花八门,但肯定都是在其他方面证明过自己实力的,所以眼见国内电影市场越来越繁荣,就开始有人愿意砸钱给他们这样的新人导演来试水了——失败的当然很多,但成功的也不是没有。

他们都是新人,拿不到什么太大的投资,一部电影的投资多则五六百万,少则只有两三百甚至一两百万——对于投资人来说,赔了也不心疼,权当积累经验,如果一旦赚了,或者哪怕保本,也算是多少有了快敲门砖。

小成本投资,投资人往往是纯属玩票和试探的性质,没有成系统的宣传和发行,纯粹靠片子本身的质量去市场里冲杀,当然算得上是大浪淘沙了,可即便如此,拿着几百万的资金,愣是有电影最终做到了票房三千多万!

其中有几个冒头的导演,业界几乎是一致看好,齐洁也觉得很值得挖过来——他们当然是不好明湖文化现在的这批已经是成手的签约导演相比,但也总比那些没有太多经验,来了只能从学徒开始做起的人要优秀太多。

因为他们已经证明过自己。

更何况,能用低成本拍出卖座的电影的导演,向来都最受投资人青睐——三五百万的投资,又是证明过自己的人,就意味着风险很小,而两三千万的票房,则意味着两倍以上的纯利润——简直赚翻了。

有了这种票房傍身的,那当然是一下子就亮眼了!

各方势力都挥舞着支票本要挖人,自家老板更是信心大涨,毫不犹豫地砸钱收买人心,准备依托着这条冲开的血路杀进去大干一场。

总之,纷纷扰扰。

其实在李谦曾经经历过的那个时空,历史也曾这样子走过一遍,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李谦和明湖文化一系导演们的刺激,也或者可以解释为领路,在这个时空里,不少冒头的新人导演们明显是好像一出场就开悟了——凡是赚到了钱的,几乎都是很认真地试图把故事讲好。

这当然也是应激效应的一种——因为李谦的刺激,因为他和明湖文化一系导演们一部又一部的成功,为国产电影指明了方向,使得后来者可以更迅速也更准确地去把握住市场的脉搏,摸清观众的喜好。

而作为一个电视台法制节目的导演和编剧,以不足三百万的投资,最终拿下了高达3350万票房的林仙芝,正是这一批冒头的导演中极为亮眼的一个。

甚至在《钟馗正传》的票房刚刚突破1500万的时候,她就已经成功的谈妥了自己下一部电影的投资——她并没有为自己的这第二部作品争取太多的投资,整部电影从剧本到预算,全是她一个人弄出来的,整个的制片预算,只有八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