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新的开始(第2/4页)

……

在李谦刚刚来到这个时空的1995年那个时候,好莱坞电影已经在无比强势地君临全球了,只不过那个时候,欧洲文艺电影死而未僵,中国电影的商业化浪潮方兴未艾,东南亚、日韩等也还没有完成最后一步的彻底沦陷。

当时在传统的华语文化圈内,中国电影出品的武侠电影,诸如杜维运在东南亚,还相当的有一些市场,在对好莱坞大片负隅顽抗。

后来的发展,众所周知。

好莱坞几乎攻陷了全世界。

文艺电影大本营的欧洲,现如今的观影主力人群,早已被好莱坞大片彻底统治,日本、韩国、东南亚,早已成为好莱坞的后花园。

像日本和韩国,虽然本土电影始终都在顽强的发展着,而且像日本的动漫作品、青春恋爱类作品等等本土风格的作品,像韩国最近几年开始涌现出的一批年轻新锐导演所带来的一些颇为深刻的对人性、对社会的深入考究和探讨的片子,都完全可以说是自成一派,但事实上,这些本土出品的电影非但没能力走出去,就算是在本土,其票房也只是好莱坞大片的零头,根本没能力跟外来的强者抢饭吃,也就是在国际上能博得一点文艺电影的名气罢了。

说白了,玩资本、人力、工业体系都无比集中的大投资的大电影工业,谁都干不过好莱坞,只能玩一点好莱坞不屑于去拣的汤汤水水,也即本土电影罢了——连欧洲都只能如此,日本和韩国更是只能如此。

如果没有意外,如果历史的行进车轮不被打扰,中国的电影市场虽然更大、整体的电影工业虽然更为完备,但是当时间行进到2005年的这个时候,中国的电影市场,也几乎一定是会这样的。

好莱坞大片风行全国,国产电影几乎没有什么抵抗力,个别的大导演砸大投资、拉大明星、组大卡司,去尝试商业化制作,尝试抵抗好莱坞电影的入侵,有一定的成效,但最终,钱倒是赚到了一些,但是却失了口碑——事实证明,在这个阶段,国产电影工业真正积累下的,是经验。

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经验。

但没有人能真的抵抗好莱坞大片的入侵,就算是国家再怎么制定相关的政策,也于事无补——干不过就是真的干不过。

在李谦曾经经历过的那个时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发展的。

但是在这个时空,因为李谦的出现,因为持续数年不惜成本的持续投入,好莱坞的大片们尽管无比强大,但是在中国电影市场面前,却只差一步,没能彻底完成对这片市场的征服——所以才说它是“几乎”要攻陷全世界。

2002、2003、2004,连续三年,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持续稳步上涨的态势,尤其是当时间来到2004年,虽然多部国产精品电影的连续上映,国产电影年度总票房,一举突破了一百亿华元大关,高达107.3亿。

然而,一年强似一年的好莱坞大片这样一块大蛋糕上,仍然没能割走最大的那一块——全年超过107亿华元的票房,好莱坞电影最终拿走了52亿有余,仍然未能过半。

而就在过去的这个年份里,国产电影中票房过亿的电影,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10部,达到11部,其中票房超过两亿的就高达六部,更有甚者,明湖文化今年的两部重头戏,《龙门客栈》国内票房超过八亿,《黑客帝国》更是历史性突破十亿华元大关,创造了中国票房市场的崭新纪录!

正是以这些杰出的国产作品为首,中国国产电影再一次艰难地守住了中国的本土市场,使得中国电影市场成为世界上极个别的没有被好莱坞大片彻底攻陷的本土市场之一——如果把那些或闭关锁国的、或贸易禁运的、或与美国政治对立的个别国家排除在外,还可以把这个“之一”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