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神游(第2/4页)

但她没舍得闲着,仅仅只是在家休息了一天,就忍不住跑回到公司去,然后就几乎是住在了剪辑室一样,开始了无比亢奋而又痛苦的初剪!

电影跟电视剧不一样。

电视剧是讲故事的,哪怕是再讲究的拍摄和制作,归根到底,它还是讲故事的,而且它的故事,很多时候是依靠着人物的对话、场景的转换来向前推进,所以相对简单,在拍摄的时候,本身就要求简单,甚至并不给导演太多的素材拍摄的要求,那当然的,后期剪辑也相对容易。

但电影不一样,一部时长一百分钟的电影,在拍摄阶段因为导演的种种想法和要求,很可能会拍出高达几千分钟的素材来——明湖文化这些年来一直都特别注重在导演培养上的商业化思维,《秋天的童话》也是一部剧情并不太复杂,而且罕少有什么隐喻之类的相对简单的电影,而且因为李谦本人就是编剧加男主角,鹿灵犀生怕他有不满意,会发话夺自己的权,所以拍的比较小心翼翼,基本上没有在剧本之外进行过多的发挥。

这样一来,就使得整部电影在拍摄期积累的素材,并不算过分的多——回来之后前后一盘点,去掉那些摆明了是已经作废了的镜头和胶片,事实上整部电影可供剪辑和选择的素材,加在一起才只有七百多分钟。

这在任何国家的电影圈子里,都是中等偏少的一个素材量了。

而在明湖文化,这却是一份再正常不过的数据——唯独例外的,大概就是金汉了,这家伙拍《龙门客栈》期间,比原计划超支了近千万,其中绝大多数的钱,都是花在了胶片上。所以最终杀青了,一百分钟的电影,他手里积累了高达两千一百多分钟的素材。

素材积累的多,导演的选择就多,理论上来说,可选择的东西更多,更容易让导演在做后期剪辑的时候,剪辑出一个更符合自己想法的版本来。

但道理反过来讲也成立,可供选择的素材太多了,却不是每个导演都能轻松驾驭,轻松地从中把最符合自己心意的镜头都选出来的。

而素材少,剪辑起来反而更加省力——目标精准!

就这样,鹿灵犀一头扎进了剪辑室。

其实《秋天的童话》距离上映还早,鹿灵犀完全可以优哉游哉地慢慢去做这项工作,但一个刚刚执导完了自己第一部电影作品的人心里,那种迫切地想要看到自己的作品完全成型的感觉,却是外人所无法理解的——可能对于公司的几个剪辑师,比如大擎刘擎他们来说,每天都憋在剪辑室里,去协助导演处理一份又一份的胶片,时间长了,是会挺无聊挺枯燥的,但对于鹿灵犀来说,哪怕只是看着自己那堆成一堆的八百多分钟的素材,都觉得心里美得冒泡,拿过那一段胶片来,都能对当时拍摄时的情形历历在目、如数家珍。

这样的工作,再苦再累都会觉得很爽、很有成就感。

只是,当剪辑真的开始,当八百多分钟的素材被很轻易的用十几天的时间就迅速删减到不到两百五十分钟,并且已经把整个故事初步组成的时候,一个导演最痛苦的阶段,就开始到来了——接下来的每一次删减镜头,对导演来说,都是一次痛苦和纠结的过程。

这种过程之痛苦,甚至能把无数的雄心勃勃信誓旦旦且无比自信的导演给熬疯——相比之下,鹿灵犀此前经历过的电视剧的剪辑和后期处理,简直就是小儿科了。跟这个痛苦的过程,那是根本就不够资格相提并论的。

而就在这个过程里,鹿灵犀满脑子就是自己的胶片和自己的这个故事,对于身边发生的一切,都进入了一种恍恍惚惚的状态——据说很多导演在做后期剪辑的时候,都会进入这种神乎其神的状态。

当一个人处在这种状态的时候,他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是压根儿就不往心里去的,甚至刚才刚刚见了谁,说了句什么话,也是转脸儿就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