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我想买个东西(第2/4页)

到现在,好莱坞七大电影公司里,它们排名垫底。大家都在自九十年代以来被开拓出来的全球市场上吃到撑,只有哥伦比亚,反而越发羸弱不堪。

……

在这次来美国之前,李谦虽然也关注过好莱坞的七大制片公司,但对于单独的某家公司,还真是没有特殊关注过。但对于约翰·戴斯来说,他从成年之后就进入电影制片行业,对好莱坞过去二十多年的风云跌宕,那说起来简直是如数家珍——哥伦比亚这些年经历的无数次收购谈判,每一桩都是他们这些电影制片人无比关注的,这个时候说起来,自然有骨有肉。

于是,李谦忽然来了兴趣。

等到约翰·戴斯介绍完了哥伦比亚这些年来的浮浮沉沉,李谦甚至都没有去问哥伦比亚那边对于发行《葫芦娃》,和双方双向发行都是给到了什么条件,而是直接问:“约翰,可以把过去这些年哥伦比亚所经历的这些收购案,以及他们现在的经营状况,包括近些年的财务状况、制片状况这些东西,尽可能详细的搜集一份资料给我吗?”

约翰·戴斯闻言有点懵,“BOSS,你是什么意思?”

李谦笑笑,道:“我忽然有个想法。”

……

等到约翰·戴斯离开了,李谦目送他的车子驶出庄园,自己站在门廊下,脑子里各种思路迅速地向前推进。

抬起手腕看看表,中国时间,现在应该是深夜。

不过他知道的,齐洁最近这些年夜里两点之前根本就没睡过——是的,晚睡,还要早起。夜里两点半到早上六点半,四个小时睡眠,中午再补上一个小时,她就已经可以做到全天都精神抖擞的去处理各种事情。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她一直如此。

不过再想想,如果这个电话打过去,估计她连今天晚上的这几个小时,也要睡不成了。

于是他最终还是没打电话,转身走回房间去。

廖辽正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

李谦站在一边看了一会儿,忍不住嘲笑她,“你说你陪我打个网球多好,自己一个人跑步,还是在跑步机上,多没意思啊!”

廖辽摆手,“你走开!”

李谦耸肩,只好转身走开。

李谦一米八几的大个子,身手敏捷且极具爆发力,而且关键他还能持久,所以一场网球玩不了多长时间,也就是一二十分钟,廖辽就已经被虐得失去了兴趣,一次两次三次五次,慢慢的人家就不玩了,李谦故意输都不行。

于是李谦走回客厅去,拿上约翰·戴斯留下的那些资料,回到属于自己的书房,坐下来,冲一壶茶,借助烧水冲茶的功夫,慢慢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然后觉得心里平静了,那股子冲动的燥热渐渐消退,这才打开了文件夹。

其他几家的情况,约翰·戴斯的解说已经比较详细,李谦翻看的时候也就是简单扫一眼,他把重点放到了约翰·戴斯没来得及说,而他当时也没问的哥伦比亚那边给出的条件上。

相比起其它几家,哥伦比亚的各项条件都给的堪称优厚。

他们基本同意双方双向的敞开式合作,所谓敞开式,就是我的片子任你选,你的片子也任我选,但双方都可以不选——这充其量算是一种框架式的协议。

然后,双方商谈的重点,放到接下来明湖文化要推出的几部电影上,从《葫芦娃》,到《黑客帝国》,约翰·戴斯和哥伦比亚的谈判代表,都商谈出了一个大致的发行框架——当然,分成的,而且是阶梯式分成的分账方式。

这样的发行方式,双方可以一次性签订五部电影。

而作为交换,明湖文化需要从2004年起,在接下来的两年内,为哥伦比亚及其下属厂牌制片出品的电影,提供中国方面的分账式引入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