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爆笑来袭!(第3/4页)

魏琪闻言想了想,“你想看那个《大腕》?”

林克点头,“嗯,想去看看,教主推荐的嘛!今天二十号,是上映第一天,咱们先睹为快,免得又跟这部《红高粱》似的,人家几乎所有人都看完了,咱们才来看,多落伍啊!”

魏琪想了想,“行,那就去看看那部《大腕》再回家!”

就这么着,俩人又回去了。

顺利的买到票,下一场还有二三十分钟才开场,但他们买到的座位居然并不是太理想——林克下意识地就想到:看来这部电影不少人看啊!看来教主推荐,果然是有道理的!

再一想,不对,肯定是因为看了教主的推荐,所以大家才都来看的!

于是,期待感一下子又提升了一个级别。

等待的功夫,百爪挠心一般的痒痒。

好不容易那边开始检票了,他们赶紧过去排队检票入场。

找到座位坐下,林克惊讶地发现,这个已经不算早的九点二十分的场,看完了估计十一点了,居然真的上了一大半的人——这个厅可比刚才他们看《红高粱》的那个厅要大了不少!

然后,灯熄灭了,电影开始了。

这部电影,说句绝对不算夸张的话,它几乎是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把全场观众的注意力都给抓住了。

硕大的太和殿,民间大概应该叫它金銮殿了,一个小孩穿着一身龙袍坐在上头,打着哈欠、手里拿着可乐——这只是一个镜头,它是没有任何故事背景的,但大家还是一下子就能联想到这是在拍电影电视剧。

这个对内行人来说,没什么稀罕的,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观众而言,却会感觉挺有意思——片场,对大家而言,是个神秘而又肯定特别有意思的地方。

然后,片名出现,电影正式开始。

从优优、泰勒和露西的出场开始,各种矛盾就开始隐约潜伏,但最先吸引住观众的,肯定不是这个,而是有趣的人物。

片场,外国大导演,白玉京扮演的一个说着不太流利的汉语的美籍华人,以及黄葛扮演的说着一口蹩脚的、半中文半英文单词的中国摄影师,这种奇异的组合,从一开始就显得趣味十足。

尤其是,剧组在太和殿前拍戏这一段,被冯必成处理得特别棒——前一秒钟,从画面到配乐,那都是庄严大气,但下一秒钟,人群轰然一散,闹哄哄如菜市场!

到处都是奇妙的对比。

然后,随着故事的渐次展开,各种矛盾出现,泰勒脑中风,留下了一份大概可以算是遗嘱的录影,脑洞打开了。

这真的是一个惊人的脑洞!

然后,当优优他们发现泰勒没留下一分钱遗产,所有的一切都得靠自己想办法挣来的时候,脑洞瞬间又上升了一个级别!

故事就此翻滚着向前,几乎每一步都是脑洞,几乎每一段都有笑料,而置身电影的放映厅内,观众给出的具体的反馈就是,前一秒钟还在瞪大了眼睛啧啧称奇,下一秒钟很可能就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而且是一群人一起笑——彼此的感染,这种氛围,使得某些片段,可能有一部分人觉得并没有那么好笑的,也下意识地跟着笑起来。

于是,林克和魏琪就这么自然而然地也笑着、不知不觉就看到了电影的结尾。

而就在他们全神贯注地看电影或哄堂大笑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就在放映厅的门口处,有人正拿笔逐次记下他们哄堂大笑的次数,而且是精确到了放映的第几分钟——这并不是明湖文化所做的统计,而是大型院线所必备的对观众观影反应的信息采集。

这样的信息采集和反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电影接下来在院线方那边能够得到的重视程度,而院线的重视程度,则决定了排片率!

因为对于院线方来说,这个逻辑太简单了——喜剧片是最好判断的,观众笑了,而且动辄大笑,最好是从头笑到尾,那这样的片子,接下来的口碑和票房肯定差不了啊,那我当然要多给排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