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小火苗蹭蹭蹭!(第3/4页)

两边的收支核算完了,一比,很可能《红高粱》没获奖他们反而赚得更多!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碰到的并不是全无国际发行经验的菜鸟导演,而是一个并不太把欧洲的发行权销售收入当回事的李谦,和一个对国际发行规则中的猫腻了解到一清二楚的约翰·戴斯。

所以,得到了授权的约翰·戴斯可以既不用犹豫又不必请示,直接一口回绝,拒绝了收到的所有报价!

……

同样是下午,约翰·戴斯坐下聊了好大一阵子刚走,廖辽就突然把电话打过来了——她在美国突然接到柏林电影节官方的邀请,对方希望她能出席柏林电影节的闭幕式,并负责为本届电影节的部分获奖者颁奖!

这件事情,来的很突然。

其实不管是柏林电影节也好,还是欧洲的另外两大电影节,很多地方、很多规则设置的貌似随意,但那么多届办下来,其实都已经有章程可循了。

就颁奖嘉宾这一点来说,欧洲三大电影节近些年压力很大,欧洲电影在全球的整体影响力持续下滑,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为了拯救电影节,为了保持对电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的话语权,三大电影节在最近十年,尤其是最近三五年来,已经变得越来越开放,也越来越注重宣传、造势、拉明星助阵、站台等等这些此前他们并不太注重的方面。

最典型的就是,尽管一再鼓吹自己在坚守电影艺术的阵地,且从不掩饰自己对好莱坞商业大片的鄙视,但是最近几年来,欧洲三大电影节却步调一致地开始积极拉拢美国的大导演、大明星和大制作。

哪怕你不参与评奖,过来转一圈做个宣传,电影节官方也都是欢迎之极!

只要咖位够,只要你愿意来,电影节就会浓墨重彩地进行宣传!

约书亚·克里斯今年跑来为自己的电影公司投资的独立电影站台宣传和拉票,但其实他来了也就是晃了一枪,公开露面之后呆了两天,然后就闪人了,但是,如果不出意料的话,闭幕式的时候,他还是会被邀请来!

无论是纯粹观礼,还是负责颁奖,他都是能吸引关注度和拉升收视率的存在!

但他是电影明星,来柏林电影节,可以算是天经地义!

廖辽可是一位歌星,而且此前跟柏林电影节几乎丝毫的联系!而且本应该是在电影节开幕之前就提前沟通好的事情,现在对方却临时的突然发过去了这样的一个邀约——

于是,廖辽笑嘻嘻地问:“大概是你要拿奖了?他们想要制造个噱头来宣传?”

还别说,接到廖辽的电话,李谦也是这么认为的!

那颁奖嘉宾做不做?

做!

于是两天之后,廖辽带着自己的美国的助理和保镖,从洛杉矶飞了过来。

……

三月四日,德国当地时间下午三点。

柏林电影节闭幕式正式举行。

似乎电影节官方也并没有要刻意隐瞒的意思,闭幕式开始之前,廖辽就收到电影节方面的通知,她会和约书亚·克里斯一起,负责颁发本届电影节的银熊奖。

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奖项,毫无疑问就是金熊奖和银熊奖。

金熊奖颁发给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相当于最佳电影,银熊奖则颁发给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以及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等。

金熊奖自然是每届只有一个获奖者,但银熊奖,就不确定。

有时候可能会颁发给最佳男演员,有时候既给最佳男演员也给最佳女演员,还有时候,可能会给最佳女演员一个,再给最佳摄影一个,甚至有时候,男女演员都无人获奖,反倒是评委们最喜欢的一位编剧拿了银熊奖。

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