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我们纵容他,需要理由吗?(第3/3页)

在另外那个时空,李小龙初创“功夫电影”这个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固然是时也势也,但更多的还是他这个人的确是拥有着超绝以往的绝世的功夫,所以,他从“功夫”巨星,顺利变成了功夫“巨星”!并以一种无比精彩的方式,把功夫这个概念,成功地推向了全世界。

在他之后,国内有过《少林寺》这样的杰作,香港更是先后诞生并彻底成就了洪金宝、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等一大票迥异于六七十年代邵氏电影武侠风的功夫巨星,甚至在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影坛,还出现了相当一批的女打星!

当然,当功夫电影这个概念落到成龙、李连杰等人手里之后,他们固然依然可以凭借功夫成为国际巨星,但他们的真功夫,却实在是很难达到像李小龙那样拥有绝对的说服力了——你拍的是功夫电影,但真打起来却未必能赢多少高手,这本身的说服力,可就弱了不知道多少了。

所以,李小龙是功夫高手,又是功夫巨星,他的红,他的功夫电影,是令欧美观众都为之膜拜的,但到了后辈们那里,功夫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退化成为电影的一种题材了,个人魅力方面,已经有了极大极大的削弱。

尽管……李连杰大大也是真的功夫高手,但那也不行。

而来到这个时空,没有了李小龙。

尽管“中国功夫”这个概念,一直都在西方社会相当的有吸引力,也一度是贴着“东方”、“神秘”等等标签的存在,但功夫电影这个概念,却一直都被淹没在武侠电影的概念里,并没有人认真地去想过在武侠电影的概念之外,去发掘一下“中国功夫”这个概念。

而现在,李谦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虽然蛮遗憾的,他也好,周宝山也好,也都没有李小龙的那种顶级真功夫!所以目前来看,这部电影能不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开,截止到目前还是存疑的,但至少,在国内,在一个看了不知道多少部武侠电影的国度,这样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式武侠”,这样的“功夫电影”,却是绝对有市场的!

口碑从首映式的第二天开始,就不出所料而又令人惊叹地爆发了起来。

与此同时,票房也是一路爆炸!

一股“功夫”震荡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扩散了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