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这真是一个忧伤的故事!(第2/3页)

所以,滚石方面飞速地表示:没有问题,继续四首华语歌,六首英文歌!

其实呢,他们很难能够理解,这并非是廖辽、李谦他们想要偷懒的做法,也并不是不能同时做一张华语一张英语的专辑分开卖,只是在李谦看来,有必要通过廖辽的声音和影响力,把一些汉语的文化,初步传递出去,而在廖辽看来,在自己的全球专辑中保留一小半的华语作品,除了会去完成李谦心中有关推广民族文化的执念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本!

于是,她的新专辑,初步计划仍是六首英文歌。

当然,一张专辑的CD最大容量,其实是可以容纳十二、甚至十三四首歌都没问题的,所以,如果真的是好歌特别多的话,多个一两首,也并无问题。

……

音响扬声器里传出廖辽的歌声。

虽然只是小样,不过录制的还是蛮讲究的。

廖辽就坐在李谦身边,李谦那边是谢铭远,而后排上,则坐着装模作样的廖敏,和孙美美。

每一首歌放完,李谦和谢铭远就都拿起笔,在自己手里的歌页本上做着记号。

这一听就是一个多小时,中间还换了一张CD,等到播放结束了,孙美美过去拉开窗帘,廖辽的眼睛已经在李谦和谢铭远身上来回的看。

在她最可以信任的这批人之中,说到音乐能力,这两个人显然是其中翘楚。

谢铭远旅欧多年,小提琴大师,又曾执掌索尼唱片多年,对全球流行音乐有着深刻的了解和独到的见解,自身的音乐能力和商业眼光,也不容小觑。

而李谦……嗯,不用说了。

而此时,两个人正在慢慢地往回翻自己的歌页本,似乎是随着翻动,正在逐一地回忆那首歌的节奏与旋律。

谢铭远最先翻回到第一页,抬起头来,道:“第一首感觉比较普通。”

李谦不说话,继续慢慢地翻,终于翻回第一页,他点点头,“嗯,这个砍掉吧!”

然后又是谢铭远,“第二首,这个乡村的风格,我觉得不太适合廖辽。”

李谦想了想,点头,“对,也砍掉。”

廖辽本来还满怀期待,听到这一句,无奈地叹了口气。

孙美美躲在后排偷笑。

李谦看过去,笑着问:“你写的?”

廖辽点了点头。

谢铭远呵呵一笑,“太生硬啦!”

……

评来评去,一首一首的过,有不确定的,犹豫的,或者两人之间有分歧的,就再听一遍,彼此热烈地讨论它的优缺点。

两个人砍歌简直是大刀阔斧,砍得孙美美都有点心疼——这里面不少的作品,其实都是唱片公司特意给搜罗来的,还有一些,是圈子里认识的朋友们特意给的,你说是套近乎也好,说是真心结交也罢,总之,都不是简简单单掏钱买的东西,这里头,都牵扯着人情呢!

但是,说毙就毙了。

不过再想想,这也是必然。

毕竟一张专辑就那么六首英文歌的位子,顶天了扩充到七八首,而李谦的作品,必然要占据一半,甚至更多——他一出手就是昨天那样的作品,能听得两位美国小天后都一个哭一个灰溜溜的认输,不管是廖辽还是孙美美,其实巴不得整张专辑都由李谦包办呢!

关键是,任何地方都有一个圈子,你要在圈子里混得如鱼得水,那就必须要出去交朋友啊!所以,朋友给写的歌,拣水平高的,还是要用两首!

而相比之下,不得不说,米莉·菲儿不愧是近几年欧美歌坛脱颖而出的新一代小天后,她的创作能力,的确是相当出色!

乔恩那家伙,也有一首作品,得到了谢铭远和李谦的高度赞许,只是……那首歌的风格和色彩,有些灰暗,实在不适合廖辽来发。

且不说廖辽在上一张专辑里营造的本身就是一个健康、阳光的形象,单纯只说她目前在国际上代表的是华语歌坛的脸面,像这样灰暗的作品,就是不适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