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兄弟合心!(第2/6页)

甚至于,分镜头一出来,就连演员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都已经有了一个准确的方向。

当然,对于导演来说,分镜头脚本,并不是全然必须的。

别说分镜头脚本了,有些导演甚至都开拍了还连剧本都没有呢,人家水平高,盲拍,一切东西都在心里装着,拍出来一样部部经典。

但在导演的圈子里,这种还是很少见的,基本上来说,电影导演,哪怕你再大牌,在电影开拍之前,都会有自己的分镜头脚本。

首先来说电影对于画面、对于服装、对于镜头的要求,都远远高过于电视剧,其次呢,实话说,电影毕竟时间短,一部电影,一般都是九十分钟到一百二十分钟,镜头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这个工作做起来,也就没有那么费时费力。

但电视剧,尤其是国产电视剧,实话说,会在开拍之前导演先把每一集、每个镜头的脚本都画出来的……极其罕见。

一来电视剧真的太长了,少则二十集,多则三十五十集,哪怕是大概的把主要镜头画出来,这个工作量也是异常的大;二来么,电视剧的拍摄质量要求没那么高,尤其是国产电视剧的质量要求,就更是相当的低。

别的不说,只说镜头和摄影。

李谦原来是不懂这些的,一直到演了好几年的戏,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帮一个老哥们管理片场,挂了个兼职副导演的名头,才开始逐渐研究这一块儿。

比如说,在另外那个时空的后世网络上,经常有不少网民截图对比国产电视剧和一些著名的欧美电视剧的镜头——《权力的游戏》、《罗马》、《纸牌屋》等著名的高质量剧集,都是经常被拉出来对比的对象。

而对比之下,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些著名美剧的电视画面上,几乎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场景的布景、道具,都相当讲究,每一个镜头的角度、那种光影的层次感、立体感,都会让你感觉很精致、很用心、很讲究。

反观国内的电视剧,哪怕是大红大紫的名剧,其中的绝大多数镜头,也仍然是极为平面化的——就是一个场景,几个人物往那里一站,直接开始对话,巴拉巴拉的过故事。

所以,很多人说,没有回味。

这不但是当下这个时空的1998年的电视剧现状,事实上也是另外那个时空2015年的电视剧现状。

至于原因,当然不是因为中国人拍不出、玩不出那样的好镜头,因为理论上来说,既然电影能拍出讲究的镜头,那电视剧就肯定也能。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出于两点:

第一点就是整体的大氛围不行。而且不只是观众们的消费氛围不行,连制作方的制作心理,也是不支持这种创作的。

坦白说,哪怕是已经2015年了,国内观众已经被欧美大片轰炸了好多年,网络上很多观众甚至看美剧都已经好多年了,制作方还会不知道那样才更好?

但一来那样做实在是太费钱了,要知道,哪怕是另外那个时空到了2015年,演员片酬一涨再涨,但电视剧的制作成本,仍然也就是在千万级别打转,经常听说某部电影投资破亿、甚至几亿,但电视剧……几乎没有。

简单说,做精品剧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你投入了,但挣不回来。

而偏偏,尽管网络上有着很多对国产电视剧的吐槽,但电视剧制作方们按照老办法拍出来,只要故事过关,你捏着鼻子也得看。更何况,真正被美剧洗礼过的人,毕竟只是年青一代,而他们却并不是会为电视台贡献收视率的那批人。

所以一来二去,制作方考虑投资收益比,根本没有胆量、也没有心气去做那种高质量的精致剧集,而绝大多数观众对待正常的剧集,也能看得下去。制作方干脆就不管网上那批年轻人怎么骂了,该怎么弄怎么弄,你们愿意看精致的,直接去看美剧就好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