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音乐节(第3/4页)

甚至据她自己说,早在没有出道之前,她就已经作为观众,跑来音乐节听过两次歌了。

原因只有一点,昌平音乐节主打民谣和摇滚,而偏偏,这两点都是廖辽的最爱。

而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之中,事业一直稳步上升的廖辽,也一直都是昌平音乐节上最受观众欢迎的歌手。没有之一。

但李谦,却肯定是第一次参加。

人这种生物,“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好,“屁股决定脑袋”也罢,总之,每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都会有一种新的思考。

究其根本,还是视野变了,所以思考问题、看待事物的角度,就不同了。

刚刚来到这个时空的时候,李谦想的是怎么唱歌、怎么走红、怎么才能把音乐做好,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借着卖给廖辽的那几首歌,她作为词曲作者,突然就在圈内火了,他的思路也就跟着变了:他很喜欢自己当时的生活,上上课,谈谈恋爱,吹吹唢呐,所以,他就觉得,其实做幕后也不错,既有钱赚,还省了很多站到前台做明星之后的烦恼。

但随后,李谦工作室成立,何润卿、廖辽,两大天后接连来投,而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但廖辽继续大卖、歌坛第一的位子越来越稳,就连何润卿也顺利地完成了转型,天后之位,无可撼动,而李谦,则是在不知不觉间就成了明湖文化这个歌坛新势力的掌舵人。

但直到那个时候,其实他的心思还是很简单的:既然不缺钱了,而且还能很愉快的做音乐,那么有廖辽和何润卿顶在前头不就行了?何苦还要自己站出去劳心劳力的刷脸?

只是,天不遂人愿,不管是因为网络上对他这位幕后大牛的热炒也好,还是他跟周嫫、廖辽之间的三人恋情被突然曝光也罢,总之,不管他愿不愿意,他都被迫走上前台了。

于是,到了那个时候,他的心理又是一变:既然已经藏不住了,那就站出来吧。

心理思路变化的结果就是,他登上了何润卿的演唱会,并随后以四大美人乐队的名头,发行了首张专辑。

甚至现在,他还有在最近一年内以独立歌手的身份为自己制作一张专辑的想法。

可以说,到了现在,无论是作为词曲作者、音乐人、制作人、老板还是歌手,他都已经站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所以,当那种“不想出名、不想曝光”的想法逐渐消失之后,他的心理,又是一变——到了他现在这个层次,所能看到,和所能想到的东西,就已经不再是某张专辑能不能大卖,某个人能不能捧红这种事情了。

他关注的东西,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跳出了这个层面。

自西方社会借由资本主义的发展、不管是武力入侵也好,还是经济渗透也罢,总之,他们已经逐渐把西方文化体系输送到了全世界。而自那以后,以汉语文化为主框架的东方文化体系,就逐渐式微。

反映到具体的事情上就是,一部英语电影,可以不止在北美卖,它还可以卖到欧洲、卖到南美、卖到亚洲,甚至卖去非洲。一首英语歌,也是可以漂洋过海,卖遍全世界。

但是华语的文艺作品呢?

华语音乐的市场,基本上就是国内加东南亚。连欧美的很多华人华侨,一般都是不听华语音乐的。

华语的影视作品,市场貌似略大一些,但近些年来,事实上就算没有像印尼国内要制定限制进入之类的政策,随着一波又一波的好莱坞大片频繁入侵,别说欧美那些地方了,就连华语电影的后花园东南亚,都正在面临被彻底攻陷的危险。

甚至于,哪怕是在国内,一说起看电影,很多年轻人都会首先想到好莱坞大片。

对于一个热爱汉语文化的文艺从业者,尤其还是已经站到了李谦当下这种高度的文艺工作者而言,这简直是不能接受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