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风向在变(第3/5页)

SO,轻摇滚可以?别的风格可以不可以?

或许大牌歌手们要试水,会像何润卿尝试中国风一样小心翼翼,但是新人、以及那些焦急地想要出头的二线三线歌手中,却有的是人完全没有任何顾虑,只要唱片公司敢给制作,他们立马就可以在前面冲锋陷阵,希望能够借着这股风一夜爆红!

还有,很多人即便是事先不相信,但随着《快乐宝贝》、《姐姐妹妹站起来》和《失恋阵线联盟》这几首歌的大红大紫,和对都市情歌的判断一样,行业内的大咖们怎么可能看不到快歌时代的到来?甚至举一反三,有很多眼界开阔的人只需要很短的几天时间就会开始明白:其实到来的不只是快歌时代,很有可能还是一个要卖脸的偶像时代!

很多时候,事情就是这样!

一个圈子、一个国度、一个民族,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总是会按照自己既定的步子缓缓地往前走,甚至是明明发现了新的方向,它都会试试探探、犹犹豫豫,可一旦当你把它打痛了,当这个刺激强大到令它完全不能接受的地步,那么,爆发就开始了。

而现在,很显然,李谦的九首歌同时上榜,起到的正是这样一个作用。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人,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就先后捧红了此前默默无闻的廖辽和五行吾素组合,还很大程度上挽救了何润卿下滑的趋势,这虽然了不起,但还不算什么。

但是,同时九首歌上榜啊!

难道其他那些过去多年叱咤歌坛的作词人、作曲人、制作人和大牌歌手们加在一起,就只配拥有金曲点播榜前十名中的一个名额么?

这让人情何以堪?

所以,不需要任何人去做任何的动员,而事实上,也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傻子站出来喊出诸如“打倒李谦”、“拒绝李谦进入歌坛”等这样不着调的傻瓜口号,对于李谦这样一个在95年下半年突然横空出世的小天才,整个流行歌坛大致是一种惊讶中带着某种不服气的感觉,但对于李谦这个人,大家却并不是排斥的,只是不服气被他抢了风头又抢了市场而已!

于是,在西历1996年的开头,农历春节之前的这一段时间,随着五行吾素第二张专辑的持续热卖、大卖,整个国内歌坛在貌似极大繁荣的背景之下,突然就陷入了一种很安静、安静到令人隐隐不安、却又隐隐约约心生期待的氛围里。

相比起以前只有一部分人去研究李谦的轻摇滚和中国风,现在,几乎整个国内歌坛都在努力地研究他此前推出的十四首歌。

把《送别》、《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两首或浑然天成、或充满异域风情的作品抛在一边,大家很容易就分析明白,李谦目前推向市场的作品中,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一类是都市情歌,包括廖辽的三首,和五行吾素的那首《爱情鸟》。

一类是青春快歌,主要是五行吾素的那三首作品。

一类是中国风,这个廖辽有一首,何润卿有一首,五行吾素也有一首。

而最后一种,是民谣,它包括《我热恋的故乡》所代表的乡谣,和《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童谣——归根到底,都算民谣这个大分类。

所以,你看,结果不就出来了?

民谣这是不消说的,国内歌坛擅长这个的高手太多了,而事实上,李谦那两首民谣作品,不管是《我热恋的故乡》的乡谣也好,还是《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童谣也好,固然都是相当出色的作品,但是,却谈不上什么独创。

虽然不是说随便什么人都能写出那个级别的作品来,但根据过往的作品来看,整个歌坛扒拉扒拉,在民谣上够资格跟他掰掰腕子的,少说也能凑够个两位数。

然后,中国风,这个说白了也不稀罕,还是那个道理,敢说能写好的不一定有,但只要用心钻研、多做尝试……要知道,这里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