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四诊之望字诀!(第2/3页)

闻言,秦老哈哈一笑,一边走出来一边说道:“这里比较偏僻,知道的人不多,而且我们行医之人,本就为了悬壶济世,自然希望病患自然是越少越好,天下无病才好,那样我就跟我老兄弟练武去了,哈哈!”

杜仲点点头,秦老的这番话才是一个中医的良心。

不为名利,只为救人!

只求天下无病!

“既然回来了,就准备一下,跟我学习望闻问切中的望字诀!”

对着杜仲说了一句,秦老转身走进了后院。

稍许,秦老才走了出来,手中拿着一本略显枯黄的古书。

“准备好了?”

走出来,见杜仲站在药柜旁,秦老微笑着出声问道。

杜仲点了点头。

“好,那我就先给你说一说这望字诀!”

一边示意杜仲坐下,秦老一边张口道:“望,指的是看病人的气色,一个望字诀包含了,看手相、面相、体相以及气色。”

“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从而判断出病人体内内脏的病变。我们的祖先通过丰富的医疗实践,发现人体内外相同,面部、舌质、舌苔与内脏的关系有着非常密切。”

秦老仔细的拆解着望字诀的含义,杜仲也一丝不苟的仔细聆听着。

“如果内脏的阴阳气血有了变化,就必然会反映到体表,根据《灵枢·本脏篇》中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并矣。”

“说简单一些,中医的望,简单的就是指看五官,目舌口鼻耳!”

“肝主目、心主舌、脾主口、肺主鼻、肾主耳。如果再细分,还有很多,比如气色、比如形体等等。”

秦老就好像私塾里的先生一般,在杜仲身前左右踱步,一点一点把他自己的了解说出来,并且分析拆解,一股脑的教给杜仲。

“除此之外,望诊还分为两类,一类为一般的望诊、一类为舌诊。”

“一般的望诊包括望神察色,望形态和望五官。而舌诊则包括望舌质、望舌苔。”

“何为望,一眼看去就能初步估计病情,做到心里有数,是为望!”

“望诊,首先望的是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如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反应灵敏,称为有神,是健康或病情轻浅的表现。”

“如精神萎靡,面相淡漠无光,目光晦暗,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称为无神,表示病情较重!”

……

秦老一句一句,不紧不慢的说着。

每说完一句,还不望朝杜仲看上一眼,确定杜仲听得仔细,才继续说下去。

另一边,杜仲则是微微皱起眉头,把秦老的每一句话都听到了耳中,并且完全的记忆了下来。

“概况基本给你讲完了,接下来,再给你详细的说一说!”

“首先是察色,主要观察的是面部的颜色和光泽,根据不同的色泽可以看出气血盛衰和疾病发展的变化,正常的中国人,面色微黄,红润光泽,若出现异常色泽则称为病色。”

“望形态指的又是望形态和体态,常见的病态为形肥食少,形瘦善饥……”

在秦老的诉说中,时间快速的流逝。

整整一个小时之后,秦老才是稍微停了下来,喝了口茶,又继续说了起来。

“最后,跟你说一下五官和五脏的联系。”

“鼻子是呼吸的通道和器官,所以跟肺部相关。”

“眼睛是最重要的感觉器官,所谓‘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得了肝病就会体现在眼睛上,而肾有问题的病人,则会出现耳聋、耳鸣的症状。”

“舌头是味觉器官,与心脏关联,如心脏有火,舌尖就会出现很深的颜色,舌头长疮,可能是心火过旺导致。”

……

中医知识娓娓道来。

“当然,除了五官之外,眉间印堂、颧骨之下、鼻子两旁以及人中处的变化,也会预示身体的问题,面色微小的变化通常难以察觉,如果某些部位出现明显的改变,就说明这个人问题比较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