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7章 居间(第3/3页)

“扩建已经在进行了,华锐还有其他方面的收益,总需求不太高。不过……”杨锐思忖片刻,道:“要说之后可能是要开发新药的,若是此计划施行的话,增加厂房,开销奖金,建立国内的销售体系等等,也得花不少钱……”

河东大学临床实验中心建成以后,对于华锐开发新药来说,是非常利好的。

杨锐就算不再自己做新药了,也可以指导进行,并不妨碍。

华锐实验室的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

小陈听到此处,自觉方案没有问题了,终于说出来,道:“这些钱,全部请银行以低息贷款的形式提供如何?”

任行长的眼珠子都险些要瞪出来了,你一个基层银行干部,要不要这么轻描淡写的决定这种大事?

小陈却没给领导们拒绝的机会,道:“先以这1亿美元为底数的话,我想20亿元本币的头寸是很合理的,利息在5%以下可能比较有诚意。”

“不行不行。”任厂长忍不住了,道:“现在的普通存款利息都要14了,怎么能借5%的贷款出来。”

90年代是中国通货膨胀极严重的年份。

1990年的五年期存款利率是13.68%,就是半年期的定期都有7.74%的利息。

相比之下,30年后的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5%,就是不保本的理财产品,预期利率都少有达到7%的。企业经营性贷款的利率通常在8%到12%之间,小贷和银行分期的利率到了18%已令人高呼危险,公积金贷款的利率在则只有4%左右,低的只有3%的样子。

而在1990年,正常的银行贷款利率就是19.26%,与小陈提出的5%的利息,相差15个百分点,20亿一年就差3亿元。

杨锐之前借出的1.8亿美元,令多个银行颇为不安,也是这样的原因。

钱贬值的太快了,银行操作起来也很为难。

如今的活期利息最高都要11.34%,可谓是系统性钱荒了。

小陈却知道银行对外汇的渴望,1亿美元丢给中行,他们用来做准备金的话,不知道能拿到多少亿的本币,由此带来的好处何止是利息。

他先是看向杨锐,道:“您看这样如何,美元存在银行,银行放出长期性的低息贷款,用来经营和扩张。”

这其实是现代企业常用的方式,包括世界最大的通用都是如此。

杨锐已经很满意了,立即道:“就由你来决定好了。贷款多一些也好,能多做一点事。恩,后续的利润也这么搞吗?”

小陈笑两声,再看向领导们,道:“我觉得后续利润也这么搞比较好,要不然,就之后再谈。”

任行长立即就屈服了。

他甚至来不及抱怨小陈的“吃力扒外”,就上前,道:“杨教授,那咱们就说定了,以后,咱们就是绑在一根棍子上的蚂蚱了,你们的西地那非可要好好卖啊。”

西地那非卖的好,他也是知道的,只是全球销售如何,还需要小赌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