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4章 傻(第3/3页)

瞄了一遍曹宝明所在的冶金机电学院的分配表,杨锐也是一阵麻爪,道:“你们留京的机会还真不多。”

“我早放弃了,你不知道我们学校里为了留京名额抢的有多激烈。”曹宝明停顿了一下,道:“能上大学我就够开心了,我们班的学生基本都要派去祖国需要的地方了。”

杨锐的嘴一咧,道:“你有想法?”

“我对到哪里无所谓,只要职位高一点,权力大一点,说话说了算就行。”

杨锐好悬一口气没上来,望着虎背熊腰的曹宝明道:“你心还真不大。”

“是吧。我就说我要求不高。”

杨锐气也气不来,再翻起分配表看了一遍,还真让他看到了好几个令人称奇的职位,北藏的副县长,云贵地区的地方企业的副厂长……

现在分配工作,都是按照级别来分配的。基本上,一个大学生毕业,一两年以后,都会保障一个副科级到科级的身份。

若是去边远地区的话,还会提高一个档次。

若是去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的话,又会提高半档。

如此一来,原本留京只是科员起步的大学生,若是真到了艰苦朴素的地区去,起步就能拿到科级或者副处级,几年到了县处级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这就好像古代的一甲进士留京,正六品或者从六品也没个手下跟着,三甲进士去了下县,往往就能做一任县长。

但要说学生们愿意去哪里,那肯定还是大地方的清贵职位更受欢迎。

所以,这样的职位根本不会丢到清华北大去,基本上,一本的学校都很少分配到这样的岗位,国家花费大量的资源训练出来的学生,不是用来垦荒的。

对于冶金机电学院来说,这样的职位就见仁见智了。

他们的最好出路自然还是留京,如果不行的话,第二好的位置大约是返回原籍的省会城市。

但是,对于地方大学的学生们来说,相对容易留下的省会城市,对于京城读书的学生们来说,就不一定完美了。

一个省所能提供的职位是有限的,给省外高校的原本就少,单独到某个学校的就更少了,并不一定提供到哪个学校了。

从各省的角度来说,他们也不想将省会的重要职位留给冶金机电学院这样的学校。

所以,后者即使返回原籍,得到的也是二等乃至于三等职位。

相比之下,边疆就是纯粹的奉献了,给予级别和职位的补偿也是理所当然的。

杨锐一边想一边看,一个熟悉的词语突然跃入眼帘。

“三亚也算边区?”杨锐盯着副县长几个字,看了好半天。

现在的三亚,还是县级单位。

曹宝明之前是看不到分配表的,此时想了一下,摇摇头道:“那边听说热的不行,到处都是荒地,和生产建设兵团也差不多。一般人都不愿意去吧。”

杨锐看傻子似的看了半天曹宝明,道:“你真是傻人有傻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