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7章 灿烂的笑容(第2/3页)

又或者,当生物实验对太空产生幻想的时候,当生物学家对深海产生幻想的时候,当生物学家需要超级计算机的时候,当生物学家需要超牛的机械和工程设施的时候,当生物学家想要围海养鱼,克隆和牛的时候……

生物学家当然不必这样做,必须这种事,其实是很少出现在科学家的字典里的。

大部分的事情,总有委婉的转圜的做法。

但是,生物学家也是可以任性的。

诺贝尔奖级的生物学家,自然更可以任性。

事实证明,大部分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社会生活中并不容易获得任性的权利。他们反而会受到更多严苛的对待。

就好像你穷你有理似的,地位越高越应该吃亏的概念,差不多也是深入人心了。

杨锐并不想做一名高高在上的吉祥物,他是一名科学家,科学家同样有资格消费高价的茶叶,住豪宅,开豪车,当然,这样的愿望,对大部分学者来说,大约是很难实现的。

就算是三十年后,学者的平均薪水也很难达到3万美元的标准,5万美元的薪水,如果不是专门为了钱而改换门庭的话,也差不多是有名有姓的学者的高点了。

相比之下,普洱茶倒是能带给杨锐很多的安慰,如果每年付出百万元来单纯的用于茶叶的收入的话,这笔钱到20年后,大约能够换成数十亿元。

连续10年乃至于更久的话,总价值大约能换到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市值,当然,这就得卖的稍微慢一些。

不过,即使是上千亿元人民币,甚至是几千亿元人民币,用来维持一间世界顶级的实验室倒是绰绰有余,想要新建一间还是很难的。

不说哈佛每年百亿美元的经费,就是清华一年40亿元的经费,手指缝稍微宽一点,多花个十倍都是容易的。

谁不想用更好的试剂和设备呀,无非是买不起罢了。

不过,要是再卖掉红木和瓷器,再凑一间实验室还是容易的。

那差不多也就是极限了。

贝尔实验室作为公司实验室的顶尖存在,依旧活的如此艰难,杨锐并不看好私人实验室的收支比,额外的投入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将是长期存在的。

至于公共开支对科学的影响,往往是达不到没文化对智商的影响的。让一群不知道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人评判科学价值与科学方向,还不如拉个狼日了,再让活下来的丢硬币呢,至少人家用心练肌肉了。

重生的好处,大约就是更容易搂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了。

诺贝尔奖的好处,大约就是搂一大笔钱,也不必担心被宰羊。

杨锐转手将几千亿的大生意丢给姜志军,又多叮嘱了一句:“有空再帮我买些翡翠原石,还有和田玉和和田玉的籽料,那个好存放。”

姜志军对杨锐的大肆花钱已经免疫,只当他是拿了诺贝尔奖以后的消费欲暴涨,仅仅是当多了一项工作似的,有气无力的问:“你想要买多少?”

“现在翡翠多钱?”

“你连价格都不知道……”姜志军无力吐槽,道:“前些天,我有朋友买了两对翡翠手镯,听说挺不错的,总共给了1000块,商场里买的。”

“啥水平的翡翠手镯?”

“没问。”

“得,要这样的算的话,先买一百万的试试水?”杨锐也不是很着急,翡翠涨价都是以后的事,现在都是囤而已。

他光是诺奖的奖金就要拿大几百万,总不能存到银行,等30年后当养老钱吧。

姜志军一无所谓,就是有些好奇的道:“您这两天,不是要忙活合资厂的事?”

他给杨锐帮忙,可就是为了混一个配套厂。

只是不知道,十几年二十年以后,姜志军同志再想到今天的场景,又是何等的唏嘘。

“基本搞完了,都是仪式,北方联合药业的签约仪式,捷利康中标了,很高兴,派了总裁来。拍照留念什么的。”杨锐说到东西,就很没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