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1章 农民的儿子(第2/3页)

“三十秒后进短片,《亚洲历史上的诺贝尔奖》。”

导播并没有说话,而是将之完整的写在白板上,这是避免章凡出错。

章凡暗地里松了一口气掐着时间将这三十秒用完,读出了名字,再看导播的手砍下来,整个人都瘫软了下来。

插入节目中的短片,既是提供一个背景资料给观众,让节目变的丰富起来,也是为了让主持人轻松一些。

亢奋而充满激情的直播30分钟是一件事,进行不间断的直播就变成考验了,章凡长长的打了个哈欠,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的起来,他得到了普通主持人可能一辈子都得不到的机会,也要负担普通主持人难以承受的压力和疲惫。

“章凡,30秒钟准备。”导播突然喊了起来。

章凡猛的睁开眼睛,问:“怎么了。”

短片还要几分钟才结束呢,导播这么紧张,明显是有突发事件。

“最新消息,杨锐获得了诺贝尔奖。”导播没有解释消息来源,而是多说明了一句:“生物学的。”

章凡瞪大眼睛,问:“真得了?”

“是。”

“刚才怎么没消息,电话没打吗?”

“15秒准备。”导播紧盯着时间,再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到北京的电话,转接了很久才通,杨锐还不在实验室里……”

他迅速的所知全部吐了出来,再用手指了指,人退到了后面,举起白板,上面是一些关键信息的词汇。

章凡深吸了一口气,盯着导播“三二一”依次收回的手指,露出笑容,道:“紧急插播一条消息,本台刚刚得到了令人惊喜的消息……”

他顿了一下,连说两个“消息”,实在是大失水准,也是消息确实太过于震惊了。

本乡本土成长起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就在改革开放,全社会倡导知识改变命运的气氛中,章凡简直难以想象这个消息的震惊度。

“就在不久前。”章凡的声音继续被麦克风采集,通过广播信号,送入千家万户的电视中去:“我们获知,地处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基金会已经证实,杨锐获得了本年度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这是新中国获得的第一个诺贝尔奖,昭示着新中国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语言是章凡自己组织的,他的情绪也被自己给调动了起来,回想这些天看过的资料,章凡言语中更是饱含着感情,道:“诺贝尔奖是给予个人的奖项,但它同时也代表着国家荣誉和国家力量,汤川秀树在1949年获得了日本的第一个诺贝尔奖,由此掀起日本战后复兴的步伐。1965年的朝永振一郎,更是代表着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步伐,而今,在日美等发达国家,诺贝尔奖兴许不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了,可是,对于正在发展中的中国来说,这是无数中国科学家朝思暮想的梦。”

章凡说着说着,眼睛竟然有了潮湿的欲望,他以播音员的本能提醒着自己,旋即又陷入了热血澎湃之中,语带真诚的道:“诺贝尔奖不能被看做全部,它既不能代表我们整体的科研水平,也不能代表偌大中国的全面发展,但是,杨锐获得了诺贝尔奖,代表的是诺大中国的进步。我之前说过,即使杨锐没有得到诺贝尔奖,他依旧是中国顶尖,世界顶尖的科学家,他依然为全人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今,杨锐得到了诺贝尔奖,意味着世界主流社会,认可了杨锐对人类和世界的贡献,认可了中国对世界和人类的贡献!”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亲爱的同胞们,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中的时代,这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我们正在目睹旧中国的贫穷落后渐渐远去,不幸的是,我们尚未摆脱落后的经济、教育、社会和科学条件。幸运的是,我们正在为摆脱落后的经济、教育、社会和科学条件而努力,不幸的是,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努力……”章凡说到这里,觉得自己说的不够好了,果断停了下来,又回顾历史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家,其实有过几次冲击诺贝尔奖的机会,1965年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然而,这些机会都与我国学者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