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0章 我得了诺贝尔奖(第2/4页)

杨锐没有通过考试,就等于他们通过了考试。

老方和葛兴邦甚至不忘用同情的眼神看向老谭,后者的输诚在他们看来是纯亏了。

老谭倒不是特别在意,失望是有一些的,但也就是下了赌注没有狂赚的失望而已。

从展望未来的角度来看,杨锐的崛起是势不可挡的,诺贝尔的三种自然科学奖,评选进入到最后阶段的纯中国学者,国内是一个都没有的。

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美籍华人不说,台湾得了诺奖的学者,在中国大陆方面也是丝毫不会宣传的,去掉这么几位之后,杨锐可谓是万顷山地的一颗独苗。

而且,已经是相当粗壮的独苗了。

起码比老谭本人的腰要粗。

杨锐没能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奖,老谭也就不是特别失望了。往十年以后看,总比老方和葛兴邦的选择好。老谭心里明镜儿似的,他知道,老方和葛兴邦现在之所以搞各种反对,其实就舍不得眼下的权力。他们看的是脚底下的一亩三分地,争的就是这三五年的利益。

再过三五年,老方和葛兴邦说不定话都说不清楚了,又哪管身后的洪水滔天。

要说在场最失望的,莫过于刘院长了。

不像是蔡教授和伍洪波院士那样,刘院长对杨锐有着异乎寻常的,超越理智的信任和期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过去四年时间里,他是看着杨锐成长起来的。杨锐远胜于常人的表现,也给了他极大的暗示。

诺贝尔奖虽强,可在刘院长看来,杨锐说不定真的是能得到的。

当然,理智告诉他,杨锐得不到诺贝尔奖才是正常的,任何人在任何一年得不到诺贝尔奖都是正常的。

然而,刘院长并不愿意这样想。

只是,此时也不得不这样想了。

不仅不得不这样想,他还想给杨锐找一个台阶下。毕竟,杨锐再年轻,也不过是个二十二,二十三岁的年轻人,又是一路高歌猛进起来的。

刘院长生怕杨锐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地方,恼羞成怒了就不好了。

他斟酌着语气,再注意着杨锐的表情,轻轻的咳嗽一声,道:“杨主任,这边促进会剩下的事也不多了,咱们要不就先回北大去,实验室那边还需要您主持工作呢。”

“也好。”杨锐亦是遗憾与失望并存。但诺贝尔奖这种东西,施加影响是能做到的,控制它就太缥缈了。

PCR和G蛋白偶联受体固然是强的不行的诺奖级成果,可没得奖的大犇级成果太多了,而每个能得奖的成果,以后世的眼光来看,也真是丝毫不逊色于PCR和G蛋白偶联受体,像是84年得奖的单克隆抗体,凡是读了研的生物系学生,就没有不熟悉的,多少科研狗都被它给累死了,累累丰碑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强行要在今年获得诺贝尔奖,大约也是一厢情愿了。

刘院长见杨锐尚能控制得住情绪,顿时感觉轻松许多,连忙道:“我一会给大厨打电话,让他准备点梅花肉和排骨,你不是喜欢烤着吃吗?咱们来个全套的。”

要是换其他教授,刘院长可能还拿捏不稳,对杨锐,他就太清楚了。一般实验室里有什么点不开心,例如进度落后了,想要的现象没来,或者哪个研究员的表现不理想,杨锐都是一顿铁板烧就能解决的主儿。

现在的问题严重一点,刘院长琢磨着杀一头猪,至少能保证杨锐不发作。至于以后有什么不开心——诺奖没吃到嘴里,有不开心也正常嘛。

“走走走,我们去吃梅花肉。”蔡教授也站了起来,笑呵呵的道:“梅花肉就是我们说的猪颈下面的肉是吧,老一辈都不喜欢吃的,杨锐是有点奇怪呢。”

“梅花肉炒着吃不怎么样,所以咱们市场上卖的少,好些肉铺都给割开了卖掉了,但是烤着吃很好吃,尤其是有烤箱或者煎锅的家里,特别适合吃这个。”伍洪波也转职厨房老男人了,说的头头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