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0章 集体航向(第2/3页)

杨锐觉得,部委的领导层倒是蛮有意思的,既然凌志明为了安稳日子可以躲事,就让他到一个不安稳的地方继续躲猫猫,还真是没有浪费他的天赋。

周英耀关注着杨锐的表情,见他果然跟着说到了乍得,顿时确定了杨锐的倾向,顺着杨锐的话,道:“凌大使确实有点不爱管事,是喜欢顺水推舟的人。到了乍得,也不知道能不能应付得来。”

“乍得战乱频频,油滑比做事重要。”杨锐淡淡的评价了一句,也是评价了凌志明。

周英耀心中明了,不再多说,又劝道:“您尝尝这个油条,您别说,在国内看着油条好做,出了国以后,连合适的面粉都找不到。老外的面比较劲道,揉起来也累,做出来的油条也不好吃,我们最后还是买了美国出口的面粉。”

周英耀自嘲的一笑,说:“在瑞典,美国食品是比较便宜的,垃圾快餐的代名词。”

杨锐吃了一口油条,果然很有国内的味道,身在国外,家乡的味道就是最好的味道,杨锐竖起拇指,咽下油条,道:“你们确实做出水平了,恩,稍等一下,我喊景语兰一起来吃。”

他也不问周英耀意见,自去打了电话。

一会儿,穿了休闲装的景语兰就敲门进来了,她的脸有点红,但还是乔作镇定。

“你尝尝看,和咱们在京城吃的味道差不多了,要说也没出来多久,一下子就适应不了他们的这个味道了。”杨锐摇头晃脑的,亲自给景语兰装了豆腐脑。

周英耀再傻也知道杨锐和景语兰的关系密切,不过,他不仅没有要评价两人的意思,反而在心里高兴,觉得杨锐不避着他,就请来景语兰是对自己的信任,因此,周英耀的语气也大胆了一些,道:“杨主任,您认识新任的大使曹达曹大使吗?”

“不认识,你认识吗?”

“我岳父和他有旧,也许能和他牵上线。”周英耀主动放出自己的关系线,并一手递给杨锐。

杨锐抬头笑道:“那敢情好,我原本还想问问郭威怎么联络呢,你认识就最好了,到时候要请你引荐了。”

“没问题,我找个机会就请他一下。”周英耀想想道:“我们在瑞典,最爱吃的是中国菜,其次是法国菜,偶尔有法国大使馆的开宴会,大家都愿意跑去。不如就请法国菜?曹大使从马赛领事馆过来,说不定还有所怀念。”

他知道杨锐有钱,就没有替他节省。

杨锐摇摇头,道:“等不了那么久,曹大使来了以后,会举办晚宴,我们就在晚宴上见面。对了,你们大使馆,可要把晚宴办好一点,可以顺便多请一些瑞典各界人士前来,这样比较自然而不突兀。”

周英耀突然浮现出岳父昨天和自己说的话——“新任大使的好处”。

周英耀很怀疑,杨锐是不是把新任大使的价值,就当是一顿晚宴了。

不过,看杨锐胸有成竹的样子,周英耀感觉非常奇怪,于是道:“杨主任您在国内声望卓著,在国外也一定是心想事成的……”

“再过几年也许吧,当然,事在人为。”杨锐确实是颇为自信。

应当说,国内的良好局势,给了杨锐很大的挪移的空间。让他能够聚集更多的资源,获得更多的支持,比如曹达大使,为什么要从马赛专门调过来,就因为他一直是支持国内科研,支持国内科学家本土创新,且走出来的一类人。他在任内,还多次组织了国内艺术家在国外的参展与演出活动,不仅是革新派的人物,而且是有实际操作经验的。

而能请这样的人,专门调任瑞典,给自己保驾护航,也是杨锐数年声望积累的结果。

声望一说,看不到摸不着,但它对景的时候,就是能发挥作用。

王莽篡权之前,怎么做事怎么成,做什么事都能得到朝野上下的支持,篡权之后,怎么做事怎么败,做什么事都是朝野上下的一片骂声,有什么变量发生了变化?就是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