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0章 义不容辞(第2/3页)

若是可能,蔡教授和朱院士真想一路扶着杨锐奔向诺贝尔奖。

如果中国有一枚原生的诺贝尔奖,科研一定会得到极大的重视吧,科研人员的待遇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吧,国人一定会对中国重新充满信心吧……

蔡教授靠着沙发,不经意间,就已经走神了。

朱院士手捧着杯子,也在闭目养神。

他有些想喝水,又怕一会想上厕所的话,耽误工夫,就将水杯子抱在手里,用手指腹轻轻的摩挲着。

“朱院士、蔡院士,杨先生,请进。”办公室的秘书轻轻走出来,呼唤了一声。

蔡教授和朱院士两个人一下子站了起来,但两个人都没有往前走,而是回看杨锐。

杨锐的反应有些慢,迟疑了一下,才笑道:“您两位走前面吧。”

“让你走前面就走前面,那么多废话,快点,别让乔公等急了。”蔡教授拉了杨锐一把,愣是让他给站前面了。

谁走前面,代表着今天做汇报的人是谁。

杨锐顿了一下,还是仰首挺胸的走到了前面,事到如今,还怂什么呢。

乔公的会客室里,隐约还有声音传来,三个人等了几分钟的时间,才见会客室的大门洞开,有官员模样的男人含着腰退了出来。

“三位,请。”负责导引的秘书站到了门侧。

杨锐、朱院士和蔡教授鱼贯而入。

“杨锐杨研究员来了。”乔公就站在房间的正中央,没有坐下,满面的笑容。

杨锐紧张的情绪一下子就被冲淡了,略显放松的应了一声,并打招呼。

他是见过乔公好几次了,若非这次关系到自己,也不至于到紧张的程度。

乔公笑着点点头,又压压手,道:“坐,都坐,我刚才坐累了,想站一会,你们坐下就好了,不要管我。”

他说着,往后退了两步,免得站着的压迫感太强。

“乔公,我们这一次,是想就杨锐同志的最新研究,向您做个汇报。”朱院士和乔公的关系更加密切,此前也做过基本的沟通,三言两语的,就将最近几日的事情,给说了一遍。

乔公静静地听着,等朱院士说完了,目光自然而然的看向杨锐,笑道:“没想到啊,咱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么年轻。”

“离诺贝尔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杨锐小小的谦虚了一个。

“这的确是一件大事,我原则上是赞成的。”乔公接着抬起头来,问:“你们现在需要什么样的支持。”

朱院士看向杨锐,并将机会让给了他。

事到如今,杨锐亦是当仁不让的道:“首先,我希望国内能表现出积极融入世界主流科学界的姿态。”

乔公没想到杨锐会提这么一个要求,不由好奇的问:“怎么表现出来?”

“我以日本为例。”杨锐道:“日本在二战以前,遭遇到的问题,与我们现在遭遇到的其实很像,那个时候,日本科学界不受欧美科学界的注意,许多成果虽然优秀,也不能被其他国家的科学家所重视,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日本派出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科学代表团,访问瑞典,并达成了多项协议,而这个代表团的最大任务,是向欧美科学界宣布,日本即将投入双倍的科学经费,用以支持日本人争夺诺贝尔奖。”

杨锐看看乔公,道:“这样一支代表团,这样的访问和许诺,配合适度的宣传,是打开诺贝尔奖外墙的方式。否则,曾经身为圈外人的日本人,现在身为圈外人的中国人,是很难得到诺奖的。”

“也不是没有中国人得过诺奖。”刘院士提醒了杨锐一句,更多的是给他解释的机会。

杨锐果然跟上,道:“中国人或者第三世界国家的学者,能得诺奖的首要条件是离开祖国。在国外读研究生、博士生的外国学者,并且在国外完成主要工作的学者,是最容易得诺贝尔奖的,他们也被认为是圈内人的。但我不是,咱们国家大多数的学者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