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章 全面(第3/4页)

换言之,一名没有什么名气的学者,就是有资格得诺奖,你拿不到提名也是枉然,甚至去年有提名,今年没提名,今年照样没资格得奖。

史上最惨冈伯格因为发现了自由基而原本有机会获得诺贝尔奖,然而,由于沙俄的秘密警察刻意拖延了邱盖夫从圣彼得堡提交的提名,他失去了1915年的首次机会,到了1916年,作为最欣赏也最了解冈伯格工作的邱盖夫,却没有收到提名他人的邀请,于是,冈伯格照例失去了1916年的第二次提名机会,最终,冈伯格从1921年到1940年间,共收到了16个人的8次提名,却总是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成为了有诺奖成果,而无诺奖荣誉的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而最牛的诺奖提名者当属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在1945年1月19日,发出了一封电报,也就是民国人常说的通电,说:“提名泡利获得物理学奖,他的包括有我们称之为泡利原理或不相容原理的对现代量子理论的贡献构成了现代量子物理学的独立于其他基本粒子理论的基础部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于是,泡利得到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且有一个与爱因斯坦的电报说法一致的颁奖词:引起发现了不相容原理,也称之为泡利原理。

G蛋白偶联受体的成果是诺奖级的,同样是BOSS级的。

它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项目组能够完成的项目,它是需要一个顶级实验室,大量的人手,以及天才的思路才能完成的项目。

一旦做成,这是不逊色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成果,在学术圈,震动或许更大。当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光是中间阶段,就一口气发了七八篇的Science,G蛋白偶联受体要发表论文的时候,也不会是个位数的文章,杨锐会在切实参与了实验的论文中署名第一作者,剩下的荣誉,他决定还是分给应该得奖的人。

一名将军深谋远猷是超等的,攻城略地是一等的,提一把狙击枪在自己挖的战壕里打冷枪算什么呢?

神枪手又或者世界级神枪手的荣誉,只对苏先凯这样的基层军官才有诱惑力。

而且是巨大的诱惑力。

几分钟后,苏先凯的转述令实验室内爆发出一阵骚动。

范振龙、王思胜等人都跑了出来,目光看向杨锐,以做确认。

“只要你们独立完成的项目,会得到第一作者的署名,这与以前的实验室规则其实也没什么不同,当然,经费是我出了。”杨锐知道他们想问什么,直接就说了。

离子通道实验室,华锐实验室和遗传工程实验室,向来都是这样的规矩,不过,以前个人能够独立承担的项目,最高无非是JMC的水平,也就是影响因子4.0的门槛,那既是水平的限制,也是实验室的条件的限制,更高端的项目,都是杨锐主持并下场的。

G蛋白偶联蛋白的项目就不一样了,它太高端,以至于拆分再拆分的水平都极高。

再者,比起之前,杨锐的要求也是更高了,众人被杨锐逼着,渐渐迸发出的力量,甚至让他们自己都难以置信。

成为CNS级论文的第一作者,这样的诱惑,已经开始变的实在可期了。

“主任。”苏先凯忽然喊了一声,迟疑了一下,道:“我想放弃今天的假期行不行?”

“不行,你老婆孩子家里等着呢。”杨锐果断摇头,道:“多半天时间,不如让你回家休息一下,何况你东西都收起来了,行了,快点回家吧。”

杨锐强行将恋恋不舍的苏先凯送出了门。

这时候,田兵、焦阳平和苏帆也都出来了,看着杨锐,像是嗷嗷待哺的小鸟似的。

“G蛋白偶联受体是个漫长项目,你们自己的项目要是做完了,或者收尾的时候,再加入也来得及。”杨锐知道他们想要什么,CNS级论文的第一作者的诱惑是无与伦比的,对学者来说,真是比钱都有用。有了CNS的论文,来钱又能有多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