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8章 堆数量(第3/3页)

最后一条,是杨锐半真半假说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杨锐建立遗传工程实验室以后,他与各家畜牧公司的关系,能够向他提供大量的动物性材料,局限于这么小小的一点上,这是世界顶级的条件。

范振龙在听到杨锐说第二点的时候,却是有些愣住了,他太了解杨锐的说话习惯了。

范振龙不禁怀疑的问:“你说他们寄希望于接下来实验的成功率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杨锐咳嗽一声。

“不是,你说寄希望,你的意思是不应该有希望。”

杨锐呵呵的笑两声,没有直接回答。

范振龙再三追问。

杨锐斟酌着语言,道:“这么说吧,偶然性比较大。”

岂止是偶然性,G蛋白偶联受体的三维结构,就像是各种星空探索计划一样,完全是用数量堆出来的。

用什么的数量堆出来?

牛视紫红质蛋白!

国外的顶级实验室,在这一点上,其实已经引燃落后了。

只有他们意识到牛视紫红质蛋白是最佳材料,只有当他们意识到需要大量的材料才能堆出G蛋白偶联受体的三维结构的时候,他们才算是赶上了离子通道实验室的进度。

当然,一旦国外顶级实验室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赶上来的速度是极快的。

杨锐只能尽可能的跑快一点。

范振龙则被杨锐的答案彻底震惊了。

他踌躇良久,问:“有多偶然?”

“你们放心做,我会组织生产足够多的材料的。”杨锐轻拍范振龙的肩膀,让他放宽心。

范振龙的心都要宽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