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1章 5,000,000(第2/3页)

杨锐总不能拘着实验室里的研究员不参加学术活动,不参与社交活动,而科研人员参加社交活动和学术活动,不就是聊工作吗?不聊工作聊什么?总不能聊藏在袖子里的女朋友吧。

所以如果是一般性质的科研,大家互相探讨一些各自的工作也就罢了,但要是做G蛋白偶联受体,那就很难说一起陷入绞肉战的同行们是什么想法了。

良性竞争共同进步的可能的确是存在的。

但在另一方面,杨锐身为实验室的负责人,不能不考虑的多一些,坏一些。

比如说,某间科研实验室,如果一年投入2000万美元做G蛋白偶联受体,持续了10年,结果听说你的项目进度似乎和他们并驾齐驱了,甚至可能在科研竞争中获胜了,那么,该科研实验室怎么办?让自己十年时间,2亿美元的投入打水漂吗?

会不会有人,因为不甘心,而拿出20万美元,贿赂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研究员,希望得到一些实验数据,甚至要求其制造假数据呢?

杨锐如果只是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的话,他是用不着考虑这些问题的,除非有人拿着相当于自己两万个月的工资脸前。

但杨锐掌握着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他就不能不做万全的打算了。

杨锐思考了一夜,又找了些相关的资料读了,第二天才胸有成竹的前往离子通道实验室。

他先是照例开会,解决了日常问题之后,才道:“大家请先留一下,苏先凯,把你昨天汇报我的内容,给大家说明一下。”

苏先凯立即振奋的站了起来,将G蛋白偶联受体的种种,大说了一通。

杨锐给了他十多分钟的时间,然后观察着众人的表情,道:“依照苏先凯的要求,我决定解散咱们实验室的G蛋白组,所有的项目、课题、经费、设备等等,全部归入实验室的公共部分。同时,重建G蛋白偶联受体组,由我单独任组长,其他人都可以报名加入进来。苏先凯?”

“我加入。”苏先凯使劲点头。

杨锐点点头,郑重其事的在背后的黑板上,写下苏先凯的名字,然后不等其他人报名,道:“我先说好,这个项目组的规模非比寻常,要求也是非常多的。出国、与外国人接触等等,都会受到限制。当然,实验室也会给大家一定的补助,不会让大家流汗又流泪。”

因为杨锐的严肃,会议室内,就是一阵紧张,很明显,这是一次重要的方向性选择。

同为未来小牛的范振龙,迟疑着问:“如果进入这个项目组的话,我们手头现有的项目怎么办?”

“交接出去。”杨锐回答的毫不犹豫。

这么一说,几个人立即变的更加难以抉择了。

如果只是兼职,他们或许会因为项目的规模而有兴趣,但是,放弃手上已经做了许久的项目,成本就太高了。

杨锐也不催促,只道:“有兴趣的就来我这里报名,另外,我要提前说明,实验室的公共资源会向该项目组倾斜,而且是巨大的倾斜。当然,目前还不至于向各组要钱,但是,大家要有心理准备,积极申请资金。另外,我会申请更多的经费给G蛋白偶联受体小组,首期的经费,预计是这么多。”

说着话,杨锐就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行数字:

5,000,000。

没有单位,没有说明,杨锐就此扬长而去。

一群未来的小牛面面懵逼。

就听有声音小小的问:“这说的是500万元吧?首期是多久?”

“首期经费500万人民币?”

“你怎么知道是500万人民币?”

“难道不是?”

“做G蛋白偶联受体,要这么多人民币有什么鸟用?”

“总不能是500万美元?你别说,还真有可能。”说这个话的田兵眼睛都亮了,道:“杨主任有时候是爱用美元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