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要我上春晚(第2/3页)

杨锐这时候淡定多了,带着李冲进到实验室内,又坐到重新盖好的食堂内,道:“这都年底了,我还没得到通知,所以诺奖肯定是没戏了。我也就告诉你一个,不说出来,是因为美国方面有一点要求,希望保持神秘感,所以,你也得替我保密,我先谢谢了。”

杨锐从自助餐的柜台拿了两瓶北冰洋汽水,打开了,一瓶递给李冲,用另一个瓶子轻轻的碰一下,道:“以水代酒,多谢了。”

李冲苦笑连连,道:“我们都是自作多情了。大家猜来猜去的时候,知道的人早都知道结果了啊。”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诺奖获得者都知道消息了,还有委员会知道消息了,那瑞典皇室知道消息也不奇怪,李冲在媒体做了半辈子,这时候想,诺贝奖的消息,肯定是各种私人场合的谈资,加上有心人的打问,那再扩散一圈都是少的。

可是,就这么多人知道的消息,放在报纸上的时候,竟然还像是秘密似的。

李冲不禁有些荒谬的感觉,道:“听说国外的赌场还为这个开赌局,那不是送钱吗?”

“到了10月,赔率就低了。”杨锐接着笑笑,道:“赌场又不是为了和赌客对赌开的。”

李冲没追问后一句话,却又无言以对。

犹豫片刻,李冲才重新找准采访的方向,道:“我听说你找到了一个新物种?”

“张飞蓝刺头,我给命名的。”杨锐稍微露出一点得意的表情,不是为了找到新物种,而是为自己起的名字绝妙。

李冲也觉得名字有意思,放松的喝了一口北冰洋,笑问道:“真的起名叫张飞?是应着哪个?”

“它的茎周围,有一圈的刚毛,就是有点硬的细毛,像猪鬃那样。我觉得张飞的胡子就该是这种。”杨锐一副我琢磨了很久的模样。

李冲却是听的汽水都不知道放下来了:“就为了这个?”

“什么叫就为了这个。”杨锐充分的表达了不满。

李冲扯扯嘴角,道:“你都说像是猪鬃一样了,叫猪鬃蓝刺头,不是让人更容易理解?”

“为什么要让人容易理解?”杨锐反问。

这个问题一下子问住了李冲,是呀,为啥要让人容易理解呢?为什么呢?

杨锐望着李冲,露出神秘的微笑,说:“起名字的是我,背题的又不是我,你说对不对?”

李冲不免变的不知所措了,他仿佛感受到了某种恶意,却又无法确定。

“那个,我听说你主持进行的牛的胚胎移植,进行的很顺利?”李冲换了一个角度说话。

“是进行的很好,我们已经履行了给中牧总公司一万例牛胚胎移植的合约,恩……你也没带摄像机,咱们这么聊天,有什么意义吗?”杨锐后半句话,更是突如其来的令李冲无奈。

“我算是做个提前考察,要不然,你以为我为什么埋伏你一天时间。”李冲莫名的感觉疲倦,心想,是因为和科学家聊天就这么累吗?

杨锐却是呵呵的一笑,说:“记者埋伏人,还需要理由吗?”

不等李冲回答,杨锐又转头问道:“提前考察是做什么?你们又有啥计划了?”

“和之前差不多。”李冲有意含糊。

杨锐却是不信,道:“你们总不能再给我拍个纪录片吧,这才多长时间,要我是你们台长,现在已经后悔前半年拍纪录片了,现在拍多好,还能顺带把张飞蓝刺头什么的,一起记录进去。”

“我们才不想把张飞蓝刺头拍进纪录片里。”李冲嘟囔了一句。

杨锐没听清,问:“你说什么?”

李冲连连摇头,道:“我说,以后说不定还可以拍个纪录片的下集,也不是不可能。”

“那你今天是为了什么来埋伏我的?”

“那个……”

“老李,你可是和我关系最好的记者了,我有什么消息,也都是优先考虑告诉你的,你不能把我蒙到鼓里啊,再说也没有必要,对不对?要是坏事,我可不配合了。”杨锐学着当年看来的招数说着话。他和导师在制药厂工作的时候,见到最多的除了工人,就是各形各色的医药公司人员,他们和媒体交流的方式,也基本都是所谓的共同利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