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不着急(第2/3页)

然而,基础模式却是最难以补齐的。

甚至还会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

杨锐知道自己在思维开拓方面,并没有什么天赋——或者说,缺乏知识基础的结果,让他根本无从发挥思维优势,因此,趁着还在大学的时间里,杨锐还是尽可能的多听多学一些的。

趁着王永教授尚在,杨锐将他批改过的作业翻开,从后向前阅读评语和说明。

王教授对他的作业向来是做详细批改的,光是末尾的文字,就写了洋洋洒洒的两大页,总有两三百字之多。

而且,为了杨锐方便阅读,王永还像是论文那样,以固定的格式书写:本次作业,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哪里可以阅读哪些参考书以取得进步,哪里可以等待之后另行学习……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杨锐肯定,就是皇室请的教师,恐怕也难如此的尽心尽力。

“谢谢王教授,这样子我就都弄明白了。”杨锐再次感谢,他的化学成绩上升的很快,只一年多的时间,就已经完成了化学本科生四年的训练科目,全部有赖于王教授的教导。

不过,杨锐今天有些着急回去见景语兰,三两句说完,就将位置让了出来。

王永笑呵呵的点点头,重新戴上眼镜,看向其他人。

两名学生一横一竖的挤占了杨锐刚才的位置,并递上纸条。

除了杨锐,王永要求其他学生,都必须用纸条的形式,提交问题,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书面语更容易阐述问题,也更不容易出现细节错误。另一方面,较难的问题写在纸条上,可容教授多次阅读以思考——教授并非神仙,总有困难和答不出来的问题。

王永将纸条收到了手里,稍微拿远一点,再细看。

这时候,杨锐却是想到点什么,又挤了回来,默默站在一边,等王永先解决两个问题再说话。

杨锐高大健壮,能比普通围观群众高一个头都不止,王永一眼就看到了他。

比起其他同学,王永明显更重视杨锐,摘下眼镜,问道:“还有问题吗?”

杨锐向两边不好意思的抱拳拜一拜,道:“王教授,我最近想在家多呆一段时间,我想了解一些外源激素的资料,能介绍我两本书吗?”

外源激素是给牛胚胎移植用的,杨锐虽然有现成的答案可以用,但也得经过实验。

王永本人是生物系的教授,却是化学系的出身,正是所谓的复合型人才,外源激素这种问题,正是他的专长,因此,只是几秒钟的思考,王永就点点头,道:“外源激素的话,我推荐你读胡安德的书,学校图书馆就有他的讲义,是全英文的,你应该能读懂。”

“好的。”杨锐记了下来。

“外源激素的话,是你的遗传工程实验室准备用是吗?”王永又多问了一句。

杨锐点头说是。

“这方面我还有所了解。”王永略斟酌语言,就此描述了起来。

再旁的学生,有的听的津津有味,有的就显的不耐烦了。

尤其是同班的耿健,他原本就对杨锐的特殊待遇所不满——应该说,贫下中农出身的耿健,是反对一切不公平行为的。

这时候,杨锐独享王教授的答疑时间,更是令耿健不爽。

不过,大学里的答疑并不是必然会有的福利,教授原本就是挑选问题而回答,简单言之,谁的问题更具有回答的价值,他就回答谁的问题,而不会回答所有的问题。

围在教授身边的人,虽然也指望着教授能回答自己的问题,但站在这里,更多的意义,还是听别人的问题,以及教授给与他人的回答,从而查遗补缺,对比自身的缺失。

因此,耿健再不耐烦,也只能乖乖的站在边上,看着杨锐“浪费”了王永教授一半的时间。

10分钟后,上课铃响,学生们一哄而散,也将王永教授给释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