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被公关(第2/3页)

短短的几周时间里,杨锐收到的饭局邀请,就是以前的十倍之多。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家再提到杨锐,就已经变成了GMP委员会里的杨委员,而再没有人会说学生云云。

唯一有点麻烦的,也就是人情往来了。

国内的经济环境在稳步上升,但要说有什么行业始终过的非常好,那就是非药厂莫属了。

现在的药品固然是便宜的,可也不是特别便宜,若是以人均工资来看的话,少的也是有限。不过,对药厂来说,最重要的部分是公费医疗的比例很高,城镇居民甚至能做到80%以上的医药费报销,如此一来,药品的销量就非常大了。

而且,不同于其他行业,医药行业的附加值是很高的,哪怕是半个世纪以前的老药,比如磺胺,又或者30年前的青霉素,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不是乡镇小厂所能比拟的,再加上理所当然的政策和工业门槛,使得国内的药厂在经营方面,始终过的都很舒服。

然而,中国并没有真正的舒服的企业,药厂的天敌是卫生部,更是卫生部下属的各种机构,其中掌握其性命的,就包括刚刚成立的GMP委员会。

与国外相似的药品生产管理机构不同,国内的GMP委员会虽然是一个顾问机构,权力却大的惊人,因为没有哪名卫生部的官员,敢在GMP委员会给出明确的文件以后,给予药厂以袒护,这种风险是高级干部们一点都不愿意接触的。

再加上药品生产的专业属性,GMP委员会出具的正式文件,向来只在办公室里盖个章子,就会成为药厂头顶的圣旨。

一款药能不能投产,一款正在生产的药物能不能继续生产,一家药厂的产量能否扩大,一些出了问题的药厂的错误是何种程度的,都需要经过GMP委员会来过滤。

从本质上说,GMP委员会就变成了卫生部官员的保险阀,几乎所有有风险的决策,都有官员丢到GMP委员会来。

而从GMP委员会的委员们的角度来说,冒一些风险就能获得巨大的权力,也是很划算的交易。

除此以外,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实践,做出影响许多人生活的重大决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是有些令人上瘾。

就连杨锐,都无法控制这样诱惑。

以至于每周花费10个小时,甚至20个小时在GMP委员会,他都不觉得厌倦和浪费时间。

事实上,自从杨锐进入GMP委员会以后,离子通道实验室和华锐实验室的研究员们都是士气大涨,似乎部分抵消了杨锐付出。

和所有委员一样,杨锐的专属办公室大约有10个平方,放一个写字台和椅子,再加上一个长条沙发,就没有多少空间了。

以21世纪的观点来看,这样的办公室堪称简陋,可在85年的四九城,这样的办公室堪称豪华,甚至比卫生部的官员们的办公室还要好。

杨锐将单肩包丢到写字台上,自门后拖出洗脸架,倒上热水,就开始洗手洗脸。

洗脸架是一个粗铁丝箍出来的架子,半人高的位置有一个大圆环,刚好能放进一个脸盆,大圆环后方再竖一个单薄的小铁架,方便挂放毛巾。做的好一些的,自然是雕花刷漆,做的简单的,就像是立体铅笔画一样,也无所谓。

杨锐办公室里的洗脸架很简单,但每天早上,都会有人提前给脸盆里接上凉水,并在洗脸架下方,放一壶热水。

杨锐到了地方,只要将热水兑进凉水里,就能方便的洗漱。

等他洗完了,也用不着去倒脏水,自然会有药厂派来的代表,帮楼里的委员们收拾擦洗。

头几天来的时候,杨锐还有些不习惯这样的待遇,可到了现在,却已经有些离不开这些药厂代表了。

毕竟,在没有自来水、热水器的年代里,有人服务,实在是方便太多太多。

杨锐收拾停当,坐到办公桌后,就用随身的钥匙打开桌面上的文件匣。匣子里是今天要阅读的文件,大部分时间,是委员会分配的任务,免不了也有各种政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