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强烈建议(第2/2页)

托拜尔斯却是眼神越来越亮。

他看过杨锐的采访,包括中文的采访和英文的采访,但面对面的聊天,更容易让他感受到杨锐说话的魅力。

托拜尔斯认为,杨锐说话的魅力,这种仿佛演讲般的感染力,有一半是来源于杨锐帅气的外表的,他就像是一名年轻的政治候选人似的,一半靠脸一半靠说。

虽然与专业的政治候选人相比,杨锐说话的水平仍显逊色,但考虑到候选人们往往经过了专业的训练,这些差距就很容易被托拜尔斯所忽略了。

毕竟,到了杨锐这个位置的学者,还要能说会道的,实在罕见。

“你是一位天生的故事人。”托拜尔斯小声说了一句。

托拜尔斯突然感觉到了无比的轻松。

达尔贝科提出的三点要求,托拜尔斯觉得,最困难的就是最后一条,完善杨锐讲故事的能力。

在托拜尔斯看来,这种能力几乎就是天生的。

而且极其难得。

会讲故事的顶级科研学者,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

科研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生活,科研是需要象牙塔外的供应的,怎样说服普通人供应自己,这个课题经久不衰。

同样是说话,普通人从生理上来说,他们天生就爱听故事。

人类这种生物,它天生就是爱听故事的生物,而非喜欢获取理论和抽象概念的种类。

但能讲故事的高级学者寥寥无几。

在“上古”时代,牛顿这样的学者还可以期待文章撰写者,或者科学史工作者,或者新闻工作者来完善自己的故事,然而,进入现代以后,再想依靠其他人来完善故事就不容易了。

讲故事的能力更是普通人难以获取的。

托拜尔斯有了这个认识,整个人都有些焦急起来,他略显匆忙的将达尔贝科要求的三个问题进行了确认,也不管好坏与否,吃完饭就直奔邮电所。

“达尔贝科先生,您一定要留下杨锐。”托拜尔斯打通了达尔贝科的电话,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达尔贝科懵懵懂懂:“我们当然要留下杨锐了,有什么问题吗?”

“我强烈建议,您能面对面的与杨锐交流。我相信,有杨锐站在您身边,国会都会多拨钱给我们。”托拜尔斯的口气相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