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纪录片(第3/3页)

相比之下,陈景润却是把中国人刷了个遍,甚至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几乎成为数学家的代名词。

假如有诺贝尔数学奖,完成体的费马大定理,或者完整体的哥德巴赫猜想,都是妥妥的预定了奖项的。

但未完成体的哥德巴赫猜想就不好说了。

北大的大二学生杨锐,现在就要拿到诺贝尔奖了?

“不太可能吧。”热烈的燃烧之后,是颓废的灰烟。

几个笔杆子都点上了烟,烟雾后的脸庞模糊不清。

“我说了,是有可能拿到诺贝尔奖,他现在只是拿到了提名。”总编给出回答。

“我说的就是提名,不太可能。我研究过诺贝尔奖,他们的提名机制很奇怪的,而且,现在也没到提名的时间……再说了,21岁的学生,能研究出什么?诺贝尔是发明家起来的,但诺贝尔奖不是给发明家的。”站在方亚男身侧的笔杆子吞云吐雾,声音嘶哑。

几个人微微点头,表示赞同:“现在社会上很有些人在搞发明创造,但发明是不能得诺贝尔奖的,这个是不一样的,别人怎么说咱们不管,咱们自己这么播出去,就闹笑话了。”

“就变成事故了。”

“说的是。”

几个人继续吞云吐雾,让房间变的像是毒气室似的。

“我这里有几个录像带,等翻译同志到了,我们内部看一下。”总编没有争辩的意思,转头又道:“不管提名有还是没有,台长都准备拍点东西出来。咱们先准备好,有备无患。另外,我们也在了解具体的情况。”

“有提名和没提名,区别很大吧。”

“嗯……没有提名的话,咱们就拍成追踪报道,连续播放一下,有提名的话……台长的意思是拍成纪录片。”

“纪录片!”几个笔杆子的眼睛都亮了,在这个拍什么片子都赚工资的年代,格调高企的纪录片可是大家争相追捧的好东西。

方亚男的眼神完全迷茫了,随便出门逛街,都能溜到这样的大拿?

景语兰跟着母亲回老家,也能遇到这样一名学生?

学生?恐怕早就不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