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条件(第2/3页)

杨锐略有些惊讶的走进会议场,发现不仅有弗兰奇、韦尔斯等四人,另外还有两名英国人出现在了会场内。

“好家伙,你们这是要搞突然袭击呀。两位是新来的?哪里人呀。”李章镇学了一嘴的河东腔,但学的不像,有点鸡学鸭叫装蛋大的意思。

杨锐有些好笑的坐到了会议室靠阳光的一侧,拿出笔记本,随手填补两个字符,然后有些好奇的望着两名疲惫的英格兰人。

杨锐即将返回学校,现在正是做实验设计的阶段,华锐实验室和离子通道实验室,眼瞅着都要嗷嗷待哺了,他也是争分夺秒的写出东西来,等着发给两边。

不过,眼前声势浩大的捷利康谈判团,还是吸引了杨锐的注意力。

而今的年月,距离一个外国人在长安街,有100个中国老百姓围观的时间,也就过去了10年左右。对西堡镇这样的小地方来说,6个外国人若是同时出现,简直够吹到97年香港回归的。

这样的团队,也理所应当的不应该出现在西堡镇,催化剂的谈判,以弗兰奇的身份绰绰有余,捷利康偌大的公司,每年用于并购的资金起码要数亿美元,1000万美元的生意不能说小,也用不着兴师动众。

杨锐摸着下巴,陷入了思考状态。

弗兰奇一看坏事,心里埋怨:就说总部不应该派人。

他与杨锐实在是太熟了,而且交锋多次,算得上是生意场上的朋友。

杨锐这样的表情,弗兰奇要是懂点成语,绝对用“处心积虑”,“疑窦丛生”,“疑神疑鬼”,“疑虑重重”来形容。

韦尔斯也是发觉了杨锐的表情,此时,他要是懂点中国文化,形容自己,肯定得用“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怀里揣了十五个小兔子,七上八下”,“袖里藏了十五只小老鼠,七上八下”,“裆里捂了十五只大老鳖,七上八下”来形容。

“杨锐先生,捷利康很有诚意的想要签订合约,尽快将华锐的催化剂技术,应用于捷利康所属的一系列工厂,因此,今天,总部特地派员来,准备给予超常规的让步。”韦尔斯站出来,介绍两名“特派员”道:“这位是阿姆斯特朗,这位是阿诺德……”

杨锐分别打了个招呼,就问:“超常规让步是让步到什么程度?”

“我们愿意把1000万美元的报价,增加到1000万英镑。”阿诺德坐在对面,道:“1000万英镑以汇率来说,比1000万美元多10%都不止,当然,您也可以直接选择1100万美元,或者等值的人民币,我们可以一次性付清,但是,为了尽快应用这套技术,我们希望您能与我们签订一份额外的工作协议,在未来三年内,保证我们的一系列工厂运转正常。”

多出的100万美元是1000万美元基础上的10%,相比韦尔斯最初的报价,这个合同不知优惠了多少。

杨锐迟疑片刻,道:“我还是坚持有分红方案,另外,我的时间有限,我不回签署额外的工作协议的。”

韦尔斯哈哈一笑,道:“你们看,我就说杨锐平时就很忙了,不可能和你们签订工作协议,要不然,还是采用顾问的方式吧。”

阿诺德是个沉稳的英国人,缓缓点头道:“顾问协议可以,但薪水要降低,一年必须低于8万美元。”

8万美元一年,三年就是24万美元。

阿诺德一句话,就等于塞给杨锐24万美元,而且合理合法。

韦尔斯向杨锐眨眨眼,一副“夸我呀”的表情。

杨锐笑了笑,道:“不如加到合同里去好了。”

韦尔斯一愣,说:“好。”

阿诺德面带得色的道:“这么说,我们达成一致了?”

“没有,我还要向公司汇报一下。”杨锐装模作样的道。

“我得到的消息,您就是香港华锐公司的全权代表。”阿诺德看向弗兰奇和韦尔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