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检查(第3/4页)

可即使如此,人民群众也是甘之如饴,纷纷表示情绪稳定。

毕竟,这里面卖的进口货,在80年代的中国,格调可比苹果高大上的多了,排一两天的队,就能买一两件镇宅之宝,而对年轻人来说,进去看一看,开开眼界,也是相当不错的——去不了外国,看看外国货,总是好的。

江师傅不是第一次来友谊商店了,但有礼物拿,这是第一次。他将车停稳后,兴冲冲的从后车厢拿了一个小包出来,轻声道:“一会儿,你们有要买的东西可以找我,我帮你们看看。”

杨锐很高兴自己没有成为贡品,心情舒畅的问:“你懂行?”

“我不懂行,它懂啊。”江师傅说着将小包打开,给杨锐看了一眼里面的内容,低声道:“这是我师父留给我的。”

“这是个罗盘?”杨锐晕了。

“识货。”江师傅翘起一根指头,道:“我当年为了留住这个罗盘,半夜出去挖坑把它埋了起来,现在就起作用了。过会儿,你们要是有挑中的东西,或者不知道该挑什么的时候,就来找我,我给你们算。”

“好……”杨锐的声音迟疑,他还能说啥呢。

姚悦、姚乐和郝玉看着森严的门禁,还有看热闹的人群,稍微有些迟疑。姚悦低声问杨锐:“咱们这么多人,能进去吗?”

“能,我开了证明。”杨锐说着直接上前,给门岗展示自己的证明。他是请认识的外交部的老头儿帮忙开的证件,当年从德令农场出来的诸人,称得上高官显贵的基本没有,但能办事的中高层官员着实不少。

“请稍等。”门岗很客气礼貌,但并没有立刻放他们进去。

须臾,一名工作人员走了出来,细细检查杨锐的证明,并问道:“你是哪个单位的?”

“我是北大的学生,她们俩也是学生,这位是人民银行的,这位是司机,英国捷利康公司的。”杨锐一一介绍自己这一行复杂的组合。

“进去做什么?”

“进商店当然是买东西了。”

“买东西……带钱了吗?”

“带了。”

“给我看一下。”友谊商店的工作人员的态度就像是海关官员一样,礼貌中带着淡漠,而他审核的严格程度,也堪比美国海关官员。

杨锐依言从口袋里取出一叠外汇券。美元是不允许在中国境内直接使用的,杨锐从捷利康拿到的美元分红,要么在黑市上兑换成人民币,要么就是换外汇券。

厚厚的一叠100张外汇券全是10元面额的,总计1000元,在普通人看来是多的不得了了,但在友谊商店这种地方,拿着价值四五千元人民币的外汇券来买东西的人虽然不多,但也并不是没有。

中国人进友谊商店一趟不容易,甚至比后世出国一趟都难,亲戚帮亲戚,同事帮同事,朋友帮朋友的带些东西,实属平常。

海关官员……不对,是友谊商店的工作人员微微点头,习惯性的问:“还有吗?”

“要全拿出来?”杨锐很是诧异。

工作人员同样诧异,还真有……他点头道:“都拿出来。”

杨锐迟疑了一下,将姚悦叫过来,先将手里的一叠外汇券放姚悦手里,再从上衣左口袋拿出一叠外汇券,加在上面。

和上一叠外汇券比,这叠外汇券明显厚了两倍都不止,橡皮筋绕了两圈,就紧紧的绷住了。

杨锐抬头看了一眼商店的工作人员,见他没什么表示,只好继续掏上衣右口袋。这边装着的外汇券的厚度比左口袋的少多了,只有一半的样子,但面额全是100元的,粗粗算一下,接近两万元,差不多价值七八万人民币。

四叠外汇券摞在一起就蔚为壮观了,有碗口的厚度,站在不远处栅栏后面的群众都伸直了脖子,当西洋镜看。

杨锐再次抬头看工作人员,左手伸进了裤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