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古罗马风格(第2/4页)

“修在这里是凯旋的意思?”李月都被他给搅和晕了。

“修在这,就是因为哈德良门气派好造啊。你们看,三个拱门,四个圆柱,顶还是平的,除了雕花什么的复杂一点,咱们的工艺要复制这样的建筑,还是非常容易的,当然,有点费材料是了。”杨锐看到了门外的公爵王,笑着走了出来,一边笑呵呵的答了李月的话,一边给自己的宝贝小牛们打招呼,拍尘土,刷毛洗长角的伺候。

李月前脚听着王晓芸的介绍,幻想着希腊时代的宏伟,后脚听到杨锐的这个答案,很是无奈,转头问黄茂:“这也是你们同事?年纪这么小……”

“这是我们实验室的负责人,就是实验室主任,我的顶头上司。”黄茂连忙介绍,这里可是不能错的。

李月捂了一下嘴,讶然说:“没看出来。”

“慢慢看,不着急。”杨锐很有自信的站在灯光下,露一个侧面给人瞧,动作就和罗马雕塑似的。

黄茂等人无奈的看着杨锐显摆,新来的李文强、段波和张学通还是第一次见这样的杨锐,又是好奇又是奇怪。

而在他的身后,哈德良门在沉默的配合。

哈德良门后面也没闲着,直接是一个罗马庭院风格的喷泉,同事环绕着多个大理石塑像。

事实上,杨锐是有心把整个体育馆照着哈德良庄园去做的,如果做出来,就是北京城里有故宫摆着,这比较起来也是不掉份的。

当然,想法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后世的影视城粗糙再粗糙的,随便扒拉一个过来,价格都是过亿的,现在的工人便宜是没错,物料却不便宜。

何况,杨锐得来的50亩地也摆不开一个哈德良庄园,人家都起名叫庄园了,就知道规模肯定小不了。

哈德良门和罗马式庭院,算是杨锐从想法中抽出来的两支穗儿,再往里面,就连外形都不能保证相同了。

但对李月和朱姐来说,已经足够震撼了。

现在的北京城里,气派的建筑不老少,但基本上都是中正平和的,稍微特殊一点的都很难建出来,采用外国建筑风格的更是稀罕。

比如地铁东四十条站,在88年被北京市民从30多个推荐建筑中,投票选成了80年代新十大建筑,而地铁东四十条站的建筑师关肇邺自己点评时候说,入选的理由只是顶灯有特色,是奥运五环。因为74年设计的时候,要求环线地铁灯的形式各站不同,由于当时的站名是工人体育馆,关肇邺就想到了奥运五环,然而,他的方案提出以后,年轻的工农兵学员根本没听说过奥林匹克,更不知道有这个五环标志,比较知道的人还说:算了,别提外国事。

那时候在打倒“封资修”,但关肇邺还是很有勇气的继续完成了奥运五环的设计,而等到88年评选80年代新十大建筑的时候,中国已经参加奥运会拿奖牌了,五环的设计一下子变的非常突出。

而在84年,政治气氛是宽松了,建筑却不是野地里的茅草,一年就长一茬的。

长有古罗马风格的建筑,目前就只有五道口有了。

李月和朱姐,还有李文强等没有来过的人,都带着各种复杂的情绪,像是逛园子似的,在门口徘徊了好十几分钟。

而进入保龄球馆,内部装潢就让他们更不知道看哪里了。

进门伊始,就是光可鉴人的瓷砖,亮色系的装饰条随处可见,若是以21世纪的标准来看,杨锐这个体育馆也就是一个高档洗浴中心的水平,可提前30年看,那就漂亮的没话说了。

至于先进而帅气的球道,特殊的保龄球玩法,更是夺人眼球。

“明天的自助餐就在这里的院子里办,如果下雨,就放室内,不下的话,室内就给大家活动。”杨锐随便介绍了一下,就让人开了球道给他们玩,并道:“今晚的夜宵就是杀猪菜了,想吃的一会去餐厅,球馆营业到11点,然后就要关门打扫了。喜欢玩的,以后再来,我给你们每个人都办了会员卡,每个月自动充10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