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手抖(第3/3页)

然而,就像是论文刊登的竞争一样,能够刊登的论文,也会有所竞争。

最好的自然得以长篇大论,一口气刊登八页,十页,二十页乃至三十页——有人刊登的长了,有的人就要缩减篇幅,被节选成两页或者四页刊载的论文每期都有,它们的价值也被缩减到了最低,只能简单的说明作者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结论,有兴趣的同行往往要重新联系作者,才能弄清楚他究竟做了什么工作。

最惨的是被缩减为通讯,也就是编辑用几句话说明这个研究,至于详细内容,请移步副刊或者其他期刊阅读。

如果脸皮够厚,几句话的通讯,也可以说是登上了《细胞》,某些教授甚至将之堂而皇之的列入自己的简历,不过,真正的论文,至少八页的长篇,有图表有数据,能够完美的展示作者的研究情况。

期刊里的8页,放在单行本里,应当是16页或18页。杨锐没有直接翻到最后看页数,而是一页页的翻过去。

杨锐如同挑食的孩子似的,几乎是一粒米一粒米的吃着主食。

他做的项目,他发表的论文,从头看到尾,就像是重历过去半年多的努力与挣扎似的。

八页翻过,依然是论文。

十六页翻过,依旧是论文。

第二十页,出现了满满的一组数据,正好是项目第一阶段结束,证明诱导突变基因成功。

理查德也是在这个阶段失去了竞争力。

杨锐脸上不自觉的露出笑容,后面还有两个阶段的实验要撰写说明,看来是长文没错了。

而在他的右侧,刘院长的手都抖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