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一会成名(2)(第3/3页)

“我一定要去学习。”杨锐的姿态摆的很低,在座的都是他的老师,怎么都要低头的。

张业教授与王永差不多年纪,大约是经常给学生授课的原因,颇有些威严的样子,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酶工程实验室的傅老师大约是只做科研不授课的科研人员,比杨锐两轮的样子,颇为好奇的打量着杨锐,且道:“我的论文不能和你的比啊,你昨天做的诱变基因的报告我听了,非常有开创性。就像是报纸上说的,年轻俊彦,大会称雄哦。”

杨锐立刻谦虚的说“我就是运气好,正好做出了诱变基因”,接着,杨锐又小声问:“有报纸报道?”

“你不知道?”傅老师颇为惊讶。

“早上起来就来会场了,没来得及看报纸什么的。”杨锐摸摸脑袋。他昨天虽然接受了胡晓兵的采访,但进行的本来就不非常正式,杨锐也不觉得对方能让文章一天之内就发表出来。

像是《光明日报》这种级别的媒体,一个豆腐块都要斟酌再三,记者写了文章,结果未被发表的情况还是相当多的。

再加上从来没有看报纸的习惯,杨锐也根本没有找《光明日报》看看的想法。

“小金,你去买几份报纸,有报道杨锐的。”王永突然向后面喊了一声。

隔壁桌子坐着几名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乖乖的吃饭中,听到王永的命令,一名学生一跃而起,狂奔而出。

过了阵子,五份报纸摆在了杨锐面前。

除了《光明日报》给了两个豆腐块以外,《中国教育报》和《北京晚报》都给了两个豆腐块的版面。

杨锐看的有些呆。

当年在西堡镇的时候,赵丹年拼死拼活的,才在《中国教育报》上弄了一个豆腐块,那时候,记者到西堡中学采访的时候,是市县镇三级领导陪同的。

没想到,他这次连采访都没做,就被《中国教育报》给报道了。

“年轻俊彦,称雄国际大会。”傅老师分别指着两份报纸的标题,道:“我没说错吧。”

称雄国际大会是《光明日报》在三版的标题——完整的标题是《中国学生称雄国际大会》,字体黑粗,吸睛作用很强。

“光明日报的记者是采访我了,这剩下的几份,是怎么回事?”杨锐万分疑惑。

“记者间又会交流消息嘛,编辑间也会交流,不用管这些,你倒是应该想想,回去怎么向校领导汇报,别浪费了机会。”唐集中向杨锐眨眨眼,笑道:“在北京就是这点好,一举成名天下知!”

买报纸过来的学生小金,和其他三名学生坐在后面,羡慕的都吃不下饭了。他们都是北大的高年级生,按说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要说名气什么的,却是一点也无。

看着即将或者已经声名鹊起的学弟杨锐,四名北大高年级生却是不约而同的有种世事不公的感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