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国际会议(第3/3页)

“哦,多谢。”杨锐拉开抽屉,取出放在最表面的信封。

寄信人是“国医外贸”。

杨锐微微皱眉,撕开来看,却是一封邀请函:

尊敬的杨锐先生:

为了进一步的促进国际间合作,促进全球医学及生物领域的发展,交流彼此间的研究成果,我司决定承办第八届“国际医学生物工程大会”。会议将为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提供一个代表世界水平的信息交流平台,探讨相关领域所面临的问题与动态。

本届大会将于四月十二日于北京举办,鉴于您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成果,大会组委会特别邀请您来交流、探讨。如果您有演讲题目,请于四月一日前将您的演讲题目和详细摘要邮寄给我们,没有演讲题目和详细摘要,我们恕难安排会议发言,尽请谅解。

另外,我们安排了香山饭店作为接待、住宿和会议举行的……

最后的署名是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

杨锐眨眨眼,又看了一眼,不敢相信国医外贸有这么好心。

国际医学生物工程大会可是正正经经的国际间学术交流会,属于高水平的一类。

别看80年代初的北京三天一大会,两天三小会,忙的酒店都订不到,以至于北京饭店都要搞加床,弄的走廊里都睡人,像是三甲医院一样,但要是一个个的捋过来数,能称得上高水平的大会,实在没有多少,分到单独的领域,一年能有一场都算多的。

落在30年后,大牛级学者全球参会,今天美国跑一场,明天土耳其来一趟,忙的旅游都没时间,国内举行的国际大会,要是不给发奖,甚至不给发重量级的奖项,甚至懒得参加,都派门下弟子走狗出席。

杨锐当年的硕士生导师水平一般,他都有捞到在桂林举行的某国际大会的参会资格……

但在1984年,有资格出国的学者太少了,大家都盯着国内举办的国际会议,这时间,这些东西都可以算做资历。

既然是国际会议,就要邀请国际间的学者来参加,位置本来就紧俏,国内的学者论资排辈,大牛级学者都要排排队吃果果,这一场你上,下一场我来……

杨锐尽管听到了“国际医学生物工程大会”被某央企承揽的风声,也没有往心里去,他怎么也没想到,承揽该会议的就是国医外贸,而且,远远谈不上关系融洽和睦的国医外贸,竟而给了他一个名额。

光是在香山饭店免费吃喝睡几天,已经是80年代难得的福利了。

杨锐拿起信件,重新看了一遍,确信不是恶作剧,他也不管国医外贸是为了什么,目光再次落在了中段,默读起来:如果您有演讲题目,请于四月一日前将您的演讲题目和详细摘要邮寄给我们。

“好像还来得及。”杨锐捏着下巴,若有所思的想。

“看看我写的这份书单,你有啥想法,我再改改。”董志成很有自信的写好了书单,难得双脚落地,亲自递给杨锐。

杨锐抓起来看了一眼,只见密密麻麻的十几个书名,有长有短,有国内的,有国外的。

这么多书看下来,时间肯定就来不及了。在陶冶情操和实验研究间,杨锐迅速做出了权衡。

他将书单“唰”的叠起来,揣进兜里,笑道:“我一有时间就开始看,看完再和你说。”

“好好好。”董志成很振奋的道:“也不用看完,随时都可以跟我聊。”

杨锐拍拍董志成的肩膀,重重的点了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