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统一思想(第3/4页)

而在辅酶Q10这个市场,最大的日本公司也不过100多号人,几名研究员而已。

如果说在动物提取法方面,日系公司还有积累,植物提取法方面,日本公司最多也就是拿到了准入卡而已,他们的技术专利,不仅不能阻止杨锐的技术侵蚀,甚至隐隐要被杨锐的技术壁垒给隔绝开来。

当然,捷利康就更外行了,虽然在全球市场上,捷利康也是排名前20的跨国药企,但就特定的辅酶Q10的植物提取法方面,捷利康还达不到日系公司的水平。

日本国内,可是允许辅酶Q10当药品来贩卖,欧美只给了辅酶Q10的保健药资格,双方的投入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正因为如此,捷利康最初的竞争方案,其实是开发更先进的微生物提取法,或者化学合成法,彻底抛开植物提取法和半合成法,自然也就避开了重重的技术壁垒。

但是,崭新崭新的技术,哪里有那么好开发的,到开发出来,更不知道会用到哪些旧技术……

相比之下,讨好杨锐,就容易多了。

……

作为道具,仓教授的实验室也被捷利康诸人一并生物系诸人一并校总部诸人给乱入了。

正做实验的仓教授看到这么多人挤进来,一下子就头晕了,看到张延龄也跟着进来,连忙问:“老张,这是怎么回事?”

“这几位都是英国捷利康公司的,他们来考察我们的实验室环境。”张延龄给仓教授介绍了一番。

河东大学实行的是实验室负责制,有能力的教授就统领一个或者多个实验室,也有大的实验室挂两个乃至多个牌子的。

仓教授的能力不足,实验室的设备也就不行,不过,他的实验室的面积却是不小,多找一些学生做些不疼不痒的研究,每年光混一个论文数量还是混得下去的。

尽管没有混出名堂来,仓教授仍然珍视自己的实验室,一听张延龄所谓的合作,心里就开始打鼓了,笑道:“我的实验室哪里有国际合作的资格,你们看我的实验室,就是浪费时间。”

“学校的实验室都是新建的,各有特色,也不能说是浪费时间。”张延龄说了一句,也不觉得捷利康能看上这间实验室。这里的设备总共也就是十几万的水平,和省级实验室的水平差远了。

杨锐这时候附耳给弗兰奇说了些什么。

仓教授心里一抽,觉得不妙,又安慰自己,心里默念:不会不会,这么大的事,和杨锐有什么关系,他最多就是个出谋划策的……

弗兰奇和杨锐低声对话了一句,转过身来,又与校长徐文涛嘀咕起来。

徐文涛的英语也不含糊,与弗兰奇有说有笑,一会儿,又把张延龄拉过来聊了起来。

三个人说话,声音就大了,仓教授的英语不行,抓住在场唯一的熟人沈平辉,问:“他们说啥呢?”

杨锐第一次来河东大学的时候,就被沈平辉带到了仓教授的实验室,两人也算是老熟人了。

沈平辉同情的看一眼仓教授,道:“好像是说,这间实验室的面积比较大,实验室也比较新,以此为基础合并组成一个新的实验室,比较符合需求。”

仓教授眉毛拧成川字:“要用我的实验室。”

“咱们学校的实验室,合并拆分都是正常的。”徐文涛听到了,立刻以校长的威严将反抗的苗头压了下去,道:“我们会给实验室补充新的设备和人员,提升实验室的规模和水平,再加上与捷利康的国际合作,这是好事情。”

“怎么合并拆分和国际合作?”

“把隔壁的植物实验室并过来,人员都不变,老倪和你,一个正主任,一个副主任,你们齐心协力,把工作搞好。到时候,这边的实验室划成两部分,一部分给捷利康使用,一部分给咱们用,植物那边放公共设备,方便大家,捷利康还会提供一些仪器设备,也放植物那边。”徐文涛将商量的结果说出来,长舒了一口气,捷利康和杨锐能提出这样的提议,确实也符合河东大学的利益,河东大学除了要提供较大的场地,还有这间设备价值不过十几万元的实验室以外,几乎没什么付出,得到的却有可能是价值更高的设备和名声,完全达到了双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