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招揽(第2/3页)

“我是为你身体着想。”杨锐凌乱的道:“别晃悠了,你不是还有实验做吗?论文发表了吗?”

“小修,再几天就能弄完。”魏振学得意的挤眉弄眼。小修就是论文基本通过了,只要按照审稿人的要求修改了,一般都能顺利发表,即使是杨锐用成吨的真材实料堆出来的论文,仍然可能遇到坑爹的审稿人拒绝乃至要求大修。魏振学的论文是自己独立完成的,作为一名刚刚开始往国外发表论文的研究员,得到小修的评价已经值得炫耀了。

涂宪也拱手连说恭喜。

魏振学不客气的道:“不用恭喜,等我这边实验做完以后,我就加入钾通道的研究组了,JMC上署第一作者名,再说恭喜也不迟。”

“你最多也就是第三作者。”

“第三作者也够我进研究所了。”

“你想进哪个研究所?”杨锐讶然。

魏振学撇撇嘴,说:“我没准备进研究所呀,我就想让他们来找我,我再拒绝了,舒坦。”

“你是有让谈话进行不下去的天赋啊,咱们进里面谈。”杨锐放弃了。

涂宪笑呵呵的跟上,道:“老魏的实验水平还是不错的。”

杨锐说:“能做主要助手,但他不熟悉生物体系,不能做主研人员。”

“也有道理,他是学化学的,却是要训练一下。”

“比起老魏来说,涂老师你是专业对口,有没有兴趣长期来我们实验室。”杨锐停了一下,道:“实验室相关的合同你都有签过,就是以后来的时间久一点。”

“多长时间?”

“除了上课以外的全部时间。”杨锐摊开手。

涂宪笑了:“那等于说,我就不能兼顾学校的实验室了?”

“不能,你可以维持教职,继续上课,但除此以外,你得把剩下的时间用在实验室,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忙的时候,你也知道的,12个小时也许更多,而且没有加班费。”研究员是长期加班的工作,就和CEO之类的管理职位一样,都是不按照时间来计算收入的,这也是智力性岗位的特色。

涂宪也是严肃中一笑,说:“我就没见过加班费,得,我回去和对象商量一下,我对象也是搞研究的,我们在学校实验室里合作一个项目呢,我这抽身离开了,她的责任就重了。”

“不行就请嫂子一起过来,我们实验室的条件和待遇,比学校的只好不差。”杨锐也不要求他们辞职,只是到华锐实验室来打临工而已。国内目前也没有相关的条例制约,这样做的职工不在少数。

同时,杨锐又找了一页“实验室行为规范”递给涂宪,道:“这是我们的基本要求,合同要求的更严格和细化,你看嫂子能不能接受。”

“早有准备啊,我这是自投罗网了。”涂宪反而是挺高兴的笑了,然后低头去看。

行为规范是杨锐亲自写的,有安全规范,有日常道德行为规范,还有最重要的科研规范:实验室内的研究成果归华锐实验室所有,所有的实验记录本、合成的化合物、试剂、耗材、细胞等在离职时都不能带走,但在发表的文章和申请的专利上有署名权,且按照贡献的多少排名……

涂宪扫了一遍,也没说什么。

这不过是把现在的潜规则给写明了而已。就国内实验室的状况,研究员本来就没有研究成果科研,更没有专利可供申请,成果要么是属于国家的,要么是属于集体的,总之是没有个人的份。

甚至在发表的文章和申请的专利上,研究员都不一定有署名权,越大的项目越是如此,很多时候,是什么都不做的领导署名,也有些时候,是领导们开会决定署名的顺序。中国的研究员拼了命的追求行政权力,很多时候,也是出于自保。

涂宪在北京钢铁学院内是一个小年轻,就职级来说,讲师也就比助教好一点,但身上仍然散发着“小涂”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