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师姐驾到(第3/3页)

所谓“当兵提干”,有机会做军官,自然是士兵们最大的期待,在此背景之下,教官其实比士兵更怕惹事。

军训顺畅的结束,然后是例行的阅兵与总结,十天以后,方才进入到正式的教学工作。

而第一件事,竟而是英语分班考试。

进入2000年以后,很多大学都不再进行入学考试了,但在1983年,这项制度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生们的英语程度偏差很大,农村和乡镇中学的学生,大都存在英语偏科现象,大城市的学生好一点,但也有很多是哑巴英语,另一方面,很有学生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英语水平却是高的出奇,已经到了能够阅读英文原著,与外国人直接交流的程度。

如果是在普通大学,自然是前两者的较多,但在北京大学,可以说是什么样的学生都有,数学满分而英语40分的学生,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此时,英语分班考试就变的非常必要了,程度最差的C班会从基础教起,作业也会非常多,A班则相对放松,自由度大大提高。

胥岸青摩拳擦掌,准备在这场面对全体新生的考试中,重重的狙击杨锐。

他家在广州,小时候就有归国华侨做老师,恢复高考以后,更是恶补过很长时间的英语,在高考的时候,他就几乎考出了满分的成绩。

相比杨锐这名西堡镇中学出身的学生,胥岸青的优势大的不是一星半点。

“这是迎头赶上……不,迎头痛击的第一步。”胥岸青站在和煦的暖风下,恨不得考试现在就开始,然后坐在杨锐对面,看着他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