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开除(第2/3页)

袁丽瞄了他一眼,收拾好东西,出门而去。

杨锐三步两步的跟上去,说:“袁老师,咱们聊两句。”

袁丽四十岁左右,比同龄人看着年轻些,脸庞却是严肃的很,颇有班主任的威严,口中说道:“你想说什么,莫不是要把我给开除了?”

这个话,她说的有点调侃意味。

知识分子是80年代的稀缺材料,英语老师就更稀缺了,杨锐当日找她,也是费了一些心思的,临高考一个多月的时间,袁丽不信杨锐会换了她。

杨锐不置可否地问道:“您怎么又讲到从句了?”

“从句是英语的精华,咱们中文不喜欢用从句,有是有,和英语的差别却很大,学不好从句,就学不好英语,我得为学生负责。”

“等他们高考结束,再好好学从句也不迟。”

“高考结束了,还有其他的事呢,上了大学一样不轻松。”袁丽很顽固的道:“现在不打好基础不行。再说了,你的方法虽然能少扣分,也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学好从句,参加英语考试,分数同样能有所提高。”

对袁丽的前半截,杨锐是暗自同意的,然而,考虑到西堡中学的现状,杨锐摇头道:“现在是五月了,一切目标都应该是面向高考的,如果考不上大学,基础再好,也只能种地,打基础做什么?”

“我得我学生们负责,为学校负责。”袁丽停了一下,又说:“为国家负责。”

杨锐莞尔:“为学生负责是应该,为学校负责为国家负责,是不是扯远了点?”

“只为了成绩,其他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顾的学生,到了大学,能做什么!”袁丽昂首道:“国家需要的不是只有成绩的学生。”

杨锐听的目瞪口呆,须臾,道:“您为国家和学校考虑,我不说什么,但是,身为老师,您能不能为这些学生,为我们这些学生考虑一下?”

袁丽眼神一暗,转瞬道:“总有学生考上大学,总有学生考不上的,不能为了考上,就不管不顾。”

“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也许吧,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就纯粹胡扯了。”杨锐渐渐不客气了,道:“咱们在哪个位置上,就为什么考虑,咱们都不是教育部的官员,不能为了教育部的事,耽误了自己的学生吧。用通俗的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不对?”

“咱们俩说不到一块。”袁丽站在操场上,看看四周,道:“你教的捷径是不错,但不能总走捷径,作文是英语学习的核心,你得给学生们竖立一个标杆。”

“临高考了竖立标杆?”

“高考才能给人的印象深刻,即使有人因此没考上大学,他们明年还有机会,有一整年的时间训练……”

“他们今年考不上,明天可就更难了。”杨锐撇撇嘴。

“你不是也复读了?复读不是天塌下来了。”

杨锐沉默了下来。

他在考虑袁丽的话,不是现在的话,而是先前的话。

英语复习到现在,主要部分差不多结束了,剩下的就是查遗补缺,强化训练了,或许,袁丽提出了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把她给开除了!

人的思想,是无法强行扭转的,杨锐有杨锐的复习理念,袁丽有袁丽的复习路数,两个人拧不到一块,也是没法子的事。

“袁老师,咱们到那边谈吧。”杨锐指了指实验室的位置。

到了地方,他进入实验室,从抽屉里数出一些现金,装入信封中,拿出来给袁丽,道:“袁老师,咱们好聚好散,您说的话没错,但我要为同学们考虑,不好意思。”

正准备与杨锐好好辩论一番的袁丽愣住了,想了半天,还是接了杨锐的信封,也没有看,就放进包里,嘴角微垂,问:“你准备再从哪里找老师?”

“剩一个月了,我兼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