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韩式五花肉(第2/3页)

尽管距离整个生产链完成还有一半的距离,杨锐其实已经相当满意。

茄尼醇的应用前景也很广泛,到杨锐读研究生的时候,除了用于生产辅酶Q10,茄尼醇也可以用于生产维生素K2,以及一些抗癌和抗艾滋病的药物,高纯度产品的每公斤售价高达300美元。

也就是说,杨锐现在其实已经做出了能卖钱的技术。

至于从茄尼醇到辅酶Q10的化学合成法,技术并不算难,许多研究者只是没有想到,必须要用90%纯度以上的茄尼醇才可以化学合成辅酶Q10。

或者说,不是他们没有想到,而是因为这么苛刻的要求增加了太多成本,他们不愿意以此为基础继续研究罢了。

然而,科学界的许多研究,都是事与愿违的。

从烟叶中提取茄尼醇,能写的论文就多了,粗制有系统的降低成本的法子,精制又有精制的技巧和方式。

做完了实验的杨锐,每天就烤着炉子写论文。

姚悦到的时候,就见他在炉子上放口小锅,一边烤火,一边趴在旁边写东西,像是个被罚留堂的小学生似的。

“怎么不到桌子上去写?”姚悦进门跺了跺脚,也跑到炉子边上去了。

杨锐抬头见是她,笑了笑,说:“来了。”

姚悦莫名的脸一红,点头说:“来了。”

“冷不?”

“冷,比平江还冷。”

“那你还让我到桌子上去,想冻死我不行。”杨锐说着自己笑了。

不过,他也不纯粹是开玩笑的。

80年代的北方是很冷的,如北京降温到零下10度很常见,东三省能有零下40度的奇葩天气,没有燃料和取暖设备根本活不下去。

现代人常用的空调和暖气,在80年代都属于奢侈品,尤其是空调,基本上都是单冷的,就是能制热也用不起电费,三天时间就能把一个工人的月薪花光。

暖气一般只有大单位才有,有钱的单位给办公楼或者家属楼通上管道,再建一个锅炉房,就能让整个冬天都舒服起来,最好不过。但在80年代早期,能拿得出这笔开销的,非得极有钱的单位才行,别说西堡中学了,南湖地委都享受不到。

所以,炉子就是西堡中学的唯一取暖工具。

杨锐宿舍里的炉子,是他新购置的铸铁炉,蠢笨的外型,有一根烟管通到房间外面。

比较好的地方在于此炉自带烤箱,上面还能烧水和热饭,就是产热少,不干净,一个冬天下来,房间里总是脏乎乎的。

姚悦从外面进来,被热气一喷,反而觉得寒冷起来,将手放在炉子上,翻来覆去的烤。

杨锐看的好笑,将写了一半的论文放下,笑道:“你来的正好,我本来准备吃独食的,给你分一半好了,你负责加工。”

说着,杨锐给烧热的锅里放了点油,又从写字台下面,拿出化冻的一个盘子。

姚悦伸头一看,竟是满满的一盘猪肉。

“韩式五花肉,我让西堡肉联厂挑选以后送来的。腌好了,一片片烤熟就能吃了。”杨锐解释的同时,用筷子将两条长长的五花肉,放到了铁锅里。

至少有四层的五花肉,发出滋滋的烤肉声,香气更是一瞬间喷了出来。

“还好我现在一个人住宿舍,要不然,每天都得打抢肉战争。”杨锐自嘲的笑了笑,盯着肉渐渐变的灰白,才快速翻了一遍,又拿了双筷子交给姚悦,道:“窗台上有我拌好的调料,味道没那么正,凑活着吃吧,现在想配合适的调料也不行,西堡镇就不卖。”

姚悦早就看愣了,左右看了半天,问:“主食是啥?”

“这就是主食啊。”杨锐点了点盘子里的五花肉,看它们有点卷曲了,立刻捡出来,一块放到自己碗里,一块放到姚悦碗里,放下公筷,将碗里的肉在调料里痛快的一卷,大口嚼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