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不平等合同(第3/3页)

夏侯欢没爆发,默默的忍受了杨锐的不平等合同。

在80年代的中国做生意,你就得忍受各种奇怪的人和事。

可以说,80年代的生意人,除了赚到钱以外,收获的快乐和幸福并不多。因此,许多商人赚到了钱以后,都想尽办法的转行了,不少富二代选择做官和移民,也往往来自于父辈的熏陶。

夏侯欢见过比杨锐更苛刻的客户和官员,在确定自己处于劣势以后,他总算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再怎么说,这都是一个百万级的市场,只要前期付出一两万的成本,再过三五年,就有可能变成百万富翁。

这种诱惑,夏侯欢是无法拒绝的。

接下来的一周,夏侯欢使出浑身解数,终于从平江金属研究所,给杨锐弄了一台八成新的日本产紫外分光光度计,一共花了六千八百元,外带400元的红包。

接着,他又找了一名相熟的研究员,和厂里的技术员一起,去听杨锐讲解图纸。

杨锐却没有立刻给他们讲解,让三人先在西堡镇住下来,说自己要算一段时间,才能整理出东西来。

其实东西是在脑子里呢,他却不愿意立刻说出来,免得对方觉得亏本。

而在夏侯欢着急上火的日子里,杨锐认认真真的把这台紫外分光光度计安置在了实验室的东南角,然后兴致勃勃的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几个实验,做了起来。

三天后,他的“整理”工作尚未完成,期刊《生物化学系统生态》的样书却寄了回来。

出乎杨锐意料的是,这本来自外国,写着英文字母的信封,却在整个西堡镇引起了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