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奖学金(第2/3页)

杨锐做补习老师的最后两年,既上过一对一的补习课,也上过两百多人的大课,掌控课堂的能力极强。

相对80年代的教学方式,他怎么做都是新鲜的。80年代是一张白纸的年代,师范的老教授知识结构陈旧,还在用五六十年代的俄式教学法教导新生的师范生,没有接受过系统师范教育的老师更多,接受了也没什么用,因为教材和考试大纲的更新比他们学的还快。

在明年高考是哪几门科目都不能确定的年代里,创新的教学方式有的是,有用的教学方式就不一定了。

这样做了三天,杨锐离开时落下的功课算是补上了。

而学生和老师们,对罐头的好奇也到了顶点。

光给看不给吃,谁受得了?

就连胡燕山都被学校的气氛感染,跑去山下,自己买了两个罐头回来,蹲在宿舍里给吃了个一干二净。

这时候,杨锐方才召集锐学组,开始印刷两套新的试卷。

令人惊讶的是,两套试卷竟然分别是初中和高中的全系列试卷,有数理化,语文英语和生物六门。

负责安排油印的黄仁同学接到卷子就晕了,看杨锐的表情像是看神一样。普通人抄写这些卷子都要好长时间吧,还是跨四个年纪的六门功课?

还有前两天用来抢占市场的锐学组秘卷,加在一起,杨锐不眠不休的出卷子,时间也不够吧。

黄仁忍不住问:“这些卷子都要印出去卖吗?不会有人找上来吧。”

霍老四因为盗版被抓了,他莫名的感同身受了。

杨锐莞尔:“不卖,你按照咱们学校学生的数量来印,多印10%吧。”

“初中的套卷就按照初中的学生人数印?”

“对,拿给他们考试用的,所以要注意保密,嗯,全部交给锐学组的前10名来刻。”

“那会耽搁他们复习吧。”黄仁有点不确定的道。

杨锐笑了:“咱们锐学组又不是靠堆时间堆出来的,一天学10个小时还学不出来的学生,学再久也没意义。你去分配工作吧,有人不愿意,你要说明原因,实在不愿意,就报告给我。”

在杨锐的概念里,他的锐学组应该有两种人,一种是愿意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终生的,一种是愿意结成利益同盟奋斗终身的。

不管选哪一种,他都不需要书呆子。

锐学组的资源也不应该浪费在他们身上,尤其是自己都考不出来书呆子,怕是只能称作呆子了。

油印的设备齐全的情况下,几百份的卷子只要一天就印了出来。

锐学组秘卷每天要销满500套的,也只要4个小时的油印时间。

杨锐检查了试卷以后,中午时分,直奔食堂。

几百名学生在校内吃饭,2000斤白面很快就没影了,倒是五十斤荤油用的很省,大师傅都是用来炒素菜,味道又好,用量又少。

这么好的食物补贴,连带饭的学生都少了,走进食堂的院子,就见树下路坎上都蹲着学生。

杨锐是掐着上菜的时间来的,他等大家打好了饭,就选了一个大石桌,站了上去,高声道:“我有一点事,通知一下。”

“是杨锐!”

“杨锐?”

“杨锐!”

“哪个杨锐?”

“锐学组的杨锐,就是补贴食堂,分配罐头的那个。”

“分配罐头的杨锐啊,你早点说呀。”

“我刚就说了……”

“嘘,分罐头的人要说话了,你能别吵吗?”

学生们低声议论两句,院子里自动安静了下来。一票坐在房间里的老师啧啧称奇,他们想开个会,强调会议纪律能把人给累死,这家伙跳到石桌上一站,就有效果……

“是学生们自己好交流吧。”老师们互相安慰。

杨锐稍等一分钟,露出笑容,扬声道:“我知道,大家都很关心西堡肉联厂送来的罐头的分配。今天我来解释一下如何分配:第一批用于分配的罐头共100罐,肉罐头和水果罐头各半,将作为奖学金的一部分,分配给三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