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节 说服(第2/3页)

要知道这家伙可是敢在市委常委会上公开和杨天诚唱对台戏的,虽说都是为了工作,但像季子安这么楞的,谭振国还是第一次见到。

“嗯,所以我原来是对中原新区不太看好的,起码我觉得近期不太现实,我们中州没有那么多要素资源来支持中原新区的发展,省里边当时其实也提了一些想法,但前提都是我们中州要扛起担子,省里可以有一些配套,当时我觉得不切实际,但现在看来,我的眼光还是狭隘了一些,正阳来了之后和我谈过两次,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像高校资源,以及围绕教育、科技、文化等产业的一些发展,有一些非常新颖的看法,我承认,我有点儿动心了。”

杨天诚没有在谭振国面前隐瞒什么。

谭振国沉吟了一下,“所以您就把中原新区主导权交给市政府那边了?一行怕是牢骚满腹吧?”

这段时间薛一行都是情绪很不好,经开区那边成绩不彰,孙韶华接手中原新区之后动作力度很大,连带着官泊和金河都动了起来,《平原日报》和《中州日报》都刊载了中原新区现在的一些进展动静。

在谭振国印象中,起码有一两年时间里报刊媒体都对中原新区置若罔闻了,当然原来也的确没啥“闻”的,就那么几个人假模假样的搞研究规划,连谭振国都有些看不过意。

但那会儿薛一行在杨天诚面前正得信任,谭振国也不好多插话,免得引起不必要的嫌隙。

加之杨天诚本人也不是太看好中原新区的近期发展前景,所以这个新区就基本上搁置下来了,但现在陡然间又突然爆发出来了生机,自然也就吸引了媒体的关注了。

“有牢骚是好事啊,说明他看到了对比,感觉到了压力啊。”杨天诚淡淡的道:“中州现在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成天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那不行。一行还是有些懈怠了,中原新区的工作主要责任在我,但是经开区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表现不尽人意,他在我面前说市里倾斜不够,我就问他脸红不红,好不好意思,市里还不够支持,中州市委市政府不是他经开区一家开的,手心手背都是肉,他自己才该是好好反思反思!”

谭振国心中一凛,这说明杨天诚对于薛一行现在的表现也不太满意了,这可能和三川、经开区乃至于隗城和清池这段时间的活跃表现有很大关系。

“那天诚书记,中原新区的规划当中,教育这一块应该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吧?”谭振国赶紧岔开话题。

“嗯,正阳和我谈过,中原新区之所以叫做新区,就要突出新字,单纯的工业和一般性的服务业,那就不叫新,所以我和他也探讨过多次,中原新区应当成为未来中州乃至平原省的新核心,新经济形态业态的核心,文化、教育、科研、金融、工业设计、创新等等这些产业的聚居区,当然中原新区也不仅仅只是围绕产业,还应当是一个具备生态良好、氛围优佳、宜居宜业的综合性新区。”

这是杨天诚和沙正阳探讨过几次之后逐步得出的一个构想结论。

中原新区不是单纯的经济区,而是一个混合型的业态,不宜过分的强调某一方面,而应当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其自由生长,当然政府可以在其中进行有益的引导,对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可以适当加以限制,但是总的来说是鼓励自由发展。

可以说沙正阳的这个想法十分大胆新颖,按照以往的杨天诚的心态是很难赞成支持的,但是现在的杨天诚心态又有些不一样了,沙正阳的一些设想正在变成现实,省委对二人的默契配合十分欣赏,认为杨天诚表现出来的定力和魄力,以及对新生事物的理解和支持,足以说明杨天诚并非像有些人批评的过于保守,胆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