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节 压力传导(第2/3页)

“哦,都有目标了?那你们动作挺快嘛,很好。”沙正阳点头赞许,“踏踏实实来,完成一个算一个,不要贪多求大,产业集聚发展就像滚雪球一样,前期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是一旦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格局之后,再要吸引就要容易许多了。”

沙正阳也不多问,只是给予鼓励,他也相信这两位花了功夫了,否则也不敢在自己面前来表这个态。

踌躇了一下,王文华又道:“市长,我们觉得单一的一个铁路产业还是有些单薄了,一来招商引资未必能那么迅速见效,二来高新区好歹也有这么大一个盘子,所以我们考虑还是要在电子和汽配产业上作为主导产业。”

沙正阳忍不住笑了起来,斜睨了二人一眼:“王文华,韦力河,你们这是存心要和经开区打擂台么?”

经开区确立了汽配和电子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现在高新区也要来争食儿,就容易引起矛盾了,虽然沙正阳对经开区不太感冒,但是也还不至于要到这种事情上去挑事儿,那也未免把他的心胸想得太狭隘了。

“不,不,市长,经开区现在人家是多么光鲜照人,我们怎么能去和人家打擂台,但是不能说他们确定了汽车和电子产业作为主导,我们就沾都不能沾吧?”王文华解释道:“汽车配件和电子产业规模很大,细分门类更是独到几十上百门,我们考虑也是要选择一些细分的产业,比如汽车配件中的精密轴承和泵类配件,电子产业中手机制造,……”

沙正阳皱皱眉,打断对方:“等等,嗯,汽车轴承和泵类配件也就罢了,是不是你们高新区现有几家相关企业?那手机制造可不简单,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王文华舔了舔嘴唇,知道对方还是有些意动了,集中精神道:“市长,你说的没错,汽车配件这一块我们在轴承配件和泵类这一块三四家企业,所以才这么考虑的,至于手机制造,我们现在的确没有多少底子,但是高新区以发展电子元器件和零部件为主导产业,嗯,代工类产业也是他们的重头戏,我们就考虑能不能引入一两家做整合的品牌企业来,这是比较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内手机市场这么红火,我们当然可以从这一块来着手,……”

王文华和韦力河走了,沙正阳没有给他们明确回答。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涉及到的范围也比较大,倒不是说担心经开区那边有什么意见,实际上要找理由也很容易,细分类的产业竞争也说得过去。

关键是手机制造,要着力培育,就很不简单了,现在还是2003年,的确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但是要不了几年就会出现两极分化,头部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代工成为主流,其他呢?大部分都得要玩死,那现在搞这个有意义么?

尚未经历过山寨手机洗礼的国内国外品牌手机现在还处于一个吃得有滋有味的阶段,但是很快他们就会在山寨狂潮下兵败如山倒,这短短几年间就会成为很多手机企业的分水岭,熬不过去的,或者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生存战略的企业基本上都死了,但是找到存身策略的则能够从此凤凰涅槃,进而发展起来了。

这不是一个合适的产业,沙正阳认为起码不太适合中州高新区来培育,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作为其基础的电子零部件产业就不适合了,这一点上,沙正阳认为高新区方面要好好斟酌,不能贸然行动。

不过高新区的积极性要鼓励,起码人家能够主动的寻找战机了。

……

薛一行脸色不太好看,回到经开区时已经快下班了,但是他还是召集了班子成员开会。

经开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班子要比高新区大得多,高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班子加起来也不过区区五个人,除了书记、主任和两名副主任,还有就是一名副书记兼纪检书记,而经开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班子则是实打实的九个人,几乎多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