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节 道义情怀(第2/3页)

问题是这是现状,如果只想要这几年的情形,肯定不会差,但是十年后呢?

按照预测,如果在勘探储量没有大的增加情况下,秦都的煤炭资源按照目前的开采进度,十年没有问题,但是十二年到十五年左右可能就会日渐枯竭,而武阳的情况也差不多,其油气资源也已经过了开采巅峰期,预计十年后就会迅速进入一个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后期,该如何应对,都是需要尽快提上议事日程的。

在这一点上,沙正阳还是比较敬佩周远望和王云祥这两位主要领导的。

很显然二人不可能干得到十年后,周远望担任省委书记和王云祥担任省长都有三年时间了,也就是说周远望大概率事件一两年就要离任,而即便是王云祥接任省委书记,并干满一届,也就是能在汉川再干六七年,也就是说,这二人都不可能干到未来武阳和秦都资源枯竭的时候。

说一句不负责任的话,他们二人完全可以在口头上提得很高的高谈阔论,把解决这些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路径问题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却可以行动上当矮子,这种情况不少见,甚至在很多地方是常态化。

都是政坛上担任重要领导的政治精英人物,怎么可能看不到这些问题?

哪怕是一个县委书记县长都能想得到这类资源型城市未来十多年后会面临什么样的困境,你省委书记省长,市委书记市长,会看不到想不到?

看得到想得到,并不意味着就愿意去解决或者改变什么,从政者都是要首先考虑自身仕途发展的,省里要从省里角度考虑,投入太大,但是从考核角度来看,是否能获得更大的政治收益,这就是政治领导需要考虑的。

但周远望和王云祥却是在这方面表现出来了足够的远见卓识和政治担当,这也才有朱凤厚如此急迫且有如此魄力来推动此事。

没有省里主要领导的明确态度和决心,朱凤厚作为市这一级领导他也不可能无视自己的政治前途而把绝大精力投入到这上面来,还不如趁着资源市场好转时加大投入趁机干一届某个好去处走人,这恐怕也是很多人希冀的。

这其实也就是一个政绩导向的问题,决定一个领导前途的仍然是上级组织的政绩导向。

只有从上至下,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的拿出政绩考核目标,确立起正确的导向,才能让下边的人按照这个导向指挥棒走。

就目前来说,发展经济,GDP数据和老百姓增收增长率,应该是一个主流导向,但是也需要根据各地实情有所区别。

朱凤厚想要做到的就是既要让秦都的GDP增长和老百姓收入增长保持着一个较高增速,同时又要逐步减轻全市对煤炭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依赖性。

大力发展非煤产业,进而使得非煤产业在整个全市GDP中的比例不断提高,最终实现健康发展。

让以后的秦都市就算是煤炭资源真的枯竭了,经济、就业和财政收入也不至于受到太大的影响,还能继续的发展下去。

为此,朱凤厚甚至觉得秦都市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付出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的代价,甚至也还愿意将财政收入的相当大一部分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财政补贴等方式来鼓励适合秦都市的新兴产业发展,以此来带动整个秦都的非煤产业发展。

“朱市长,你可要考虑清楚,要实现一个地区,尤其是像秦都市这样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所要遭遇的阻力有多大,你可能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沙正阳沉吟着。

既然朱凤厚下了这个决心,有这样的情怀和魄力,他当然要助对方一臂之力,没有理由有这样道义情怀的干部,最终却要落得个不讨好的结果,这既不符合组织的用人导向,同样也是自诩要改变前世中很多遗憾的一面的沙正阳所不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