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节 新长川(第2/3页)

“不,那肯定不行,但我觉得可以在整合上做文章。”徐利平也觉得很麻烦。

建筑这一块整合下来,工人都是好几千,大部分都是所谓的大集体工人,也就是非国有职工,而属于附属于国企下的大集体工人,而且来源不一,要想整合好,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班子来整合,做不到。

“我有一个想法。”沙正阳终于睁开眼睛,“搞一个全面整合分拆,公开竞聘。”

“全面整合分拆,公开竞聘?”徐利平讶然问道,微微侧身,“整合我明白,分拆是什么意思?”

“你刚才说得对,规模太大了,而且体系庞杂,不利于未来的发展,而适当的竞争我觉得也许有助于这些企业成长,所以我觉得如果可以把建筑这一块产业来各有侧重的进行整合分拆,再让辜科凡、魏君雍以及吕雪松他们牵头来各自牵头组队,形成班子团队来竞聘,拿出各自的方案和计划目标,再自己选人,我觉得这也许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沙正阳语气很平稳。

这个想法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在集团明确率先将三大煤业建筑这一块移交给长川实业之后,他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了。

如赵一善所说,辜科凡和魏君雍能力都不差,只是在风格和能力侧重上有所不同,而新近归并归来的三大煤建中,吕雪松的能力也很突出,沙正阳也很看好。

但如何来让这样庞大一块资产迅速完成整合焕发活力,这也让沙正阳煞费思量。

“你是说整合之后仍然保留两套班子两套人马?”徐利平吃了一惊,“这和集团公司的意见不一致啊,省里边恐怕也不太支持啊。”

“没有那么拘泥古板,谁说整合就只能整合成一家?只要有利于发展,有利于企业壮大,别说两家,三家也行啊,关键在于要兴利除弊,要把原来这些企业的毛病给去掉,让他们的优势特产体现出来,做得到这一点,集团公司和省里边我去说服。”

沙正阳说得很有底气。

他也的确很有底气,在之前他就和尤万刚交了底,恐怕不能完全按照集团公司所设定的模式来,要根据企业实际状况来进行整合。

尤万刚表明了全力支持的态度,当然目标只有一个,平稳有序的整合,同时要在未来尽快见到成效。

“如果说这样的话,会不会形成以原来大家各自所在的派系山头扎堆现象?”徐利平有些担心的问道。

“若是要想完全杜绝,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毕竟谁都要用自己熟悉信得过的人,但是用这些熟悉也好,信得过也好的人,还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能得有本事有能耐,我会逐一和他们交待,我只看业绩,而且半年,一年,两年,就这三个时段,最迟两年如果达不到我们给他们设定的目标,那就换人,而且在竞聘的时候就会把这一点列入公示,让大家都明明白白知晓,……”

要把这些人的积极性激发起来,自然要有相应奖惩措施,甚至对企业的发展也要列入一个相应的长远规划指标,防止这些管理层为了短期利益给自己可能带来的好处而有意忽略和务实企业的长期发展,这都需要相当细化的指标数据来进行对照。

徐利平知道这活儿弄不好又要压在自己身上,忍不住道:“沙总,这事儿不能有搁在我身上吧?这应该是办公室的事情啊。”

“不只是办公室,还有战略规划和管理部,他们两个部门要尽快对这一块开始进行摸底调研,搞清楚长川建设乃至它们前身的情况,再加上三大煤建的底细,这样才能根据它们的根底来确立一个目标基数。”

沙正阳没给徐利平偷懒的机会,“办公室和战略规划和管理部现在初建,很多人都还是懵懵懂懂的,你得把他们点醒,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工作性质、任务和目的是什么,你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