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3章 洛阳铲(第2/3页)

“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后我们在武警部队驻地集合,到时候大家一起出发!”刘东毫不客气的下达了命令。

闻言,两人一起敬礼后,简单商量了一下。作为政委的李自强留下作为联络人员,武涛回去集合部队。

而,为了在一个小时内准时出发,刘东也立即上楼把通行的人员全都叫起来吃饭。

一个小时说长也长,说短,它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就悄悄过去了。

一个小时后,坐着租来的大巴,配合三辆载满士兵的军车,在周围众人关注的眼神和议论纷纷的猜测中,一行人朝莲峰镇张家滩村开去。

这次可不像上次,兴师动众的刘东他们刚刚进入村口就不出意外的引来了大批村民的关注。

再次来到前天刚刚到访的田间地头,一片平静的情形让刘东心中松了口气。

“李政委,让战士们在周围的警戒,接下来我们要在这里做一些实地勘测!”刘东道。

“好的,交给我们吧!”

答应一声的李自强,把自己手下的六十多号武警战士全都招呼下来,留下八个人看守车辆,其余人全都在刘东的指挥下隐隐形成以圈,把刘东、齐老他们围在了中间。

“小东,你说的地方就在这里?”

下车后齐老打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后问道。

“嗯!上次我来的就是这个地方。您看,当初那些玉板就是从这口井里挖出来的。”

顺着刘东所指的方向,众人看到了在地头上,一个用水泥盖板盖住的土井!

齐老围着土井转了一圈,然后招呼裘老他们,一群七老八十的老头居然组装了一把锋利的洛阳铲出来。

洛阳铲,即是考古工具,又是专业的盗墓工具。它的存在让中国古墓被盗的频率在上个世纪陡然提高了几倍。而有了洛阳铲,也为考古发掘提供了最实用的工具。到如今,这个因为盗墓而被发明的简单工具,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必备考古工具,风行亚非拉几大洲。

洛阳铲也成了洛阳的城市名片。尽管这个名片上有一些污迹!

有刘东这个年轻力壮的人在,自然不能让老爷子们使用洛阳铲。

在众人中考古专业知识更为丰富的裘老爷子自然成了现场指挥发掘的第一人,在他的指挥下,刘东在位于土井以北三米之外,打下了第一铲。

偃师北临黄河,在古代因为黄河泛滥的关系,这里的土质厚实而且肥沃,刘东打下去三米深的时候,探铲上带出来的仍然是那种褐色的土壤。

等到四米的时候才出现沙土。

但这些土质都不是裘老他们所想要的。

“要不要再换个地方看看?”眼见打下去快7米了,都没有找到夯土层,齐老忍不住建议道。

“再打一米!如果还看不到夯土,我们就换地方!”裘老略作犹豫后道。

“也好……!”

“等等!”

裘老突然地兴奋声音差点吓得齐老把胡子都拔了,还没等老爷子明白什么事呢,就见原本站在他身边的裘锡圭以不逊色于年轻人的速度,冲到刘东刚刚拿出地表不过二十厘米的铲头。然后也不顾铲子上沾满了泥土,一把就攥住了。

“夯土,这是夯土!”看着铲子中间,大约两厘米厚的青色土层,裘老爷子满脸激动的大声道。

而他的声音也成功把周围围观的老爷子的眼神全都吸引了过来。

所谓夯土,是古代建筑的一种材料,结实、密度大且缝隙较少的压制混合泥块,用作房屋建筑。

我国使用此技术的时间十分久远,从新石器时代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在大规模使用,就是现在也有一些偏远地区仍然在使用此法。

夯土的大致方法是用干打垒分层夯实土层的一种需要众多劳动力的高强度体力劳动。少则数千人,多则数万人以上,在我国古代能够聚集如此众多的劳动力的组织或个人,只有政府和王公贵族。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万里长城、故宫、马王堆汉墓、秦始皇陵这些古建筑,他们的地基都是夯土。